精彩评论






昨天和茶友小王一起喝茶,他居然把生普当熟普煮了!结果茶汤又苦又涩直接劝退,后来才知道原来90%的煮茶人都搞混了这两者区别,😅 网上各种说法满天飞,有的说生普减肥有的说熟普养胃,搞得人头晕脑胀,今天我就把我踩过的坑、喝过的茶,一次性给大家说清楚!
这个观念太老旧了!现在谁还搞"鄙视链"?生普和熟普就像可乐和雪碧,口味不同各有各的拥趸,生普适合喜爱层次感、愿意等待的人;熟普适合想要直接享受、追求顺滑口感的人,就像有人喜爱原汁原味的寿司,有人就爱天妇罗一个道理,关键是找到适合本身口味的,而不是盲目跟风,记住适合你的才是的。
大错特错,这是最常见的误解,熟普是1973年才发明的工艺,通过人工渥堆加速发酵而成,而老生普是自然陈化的结果,两者工艺、风味、香气完全不同,就像红烧肉和糖醋排骨,虽然都是猪肉做的但做法和味道天差地别,熟普的"熟"是工艺上的,不是时间上的。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不然简单被商家忽悠!
这个说法太绝对了。新制生普确实刺激性较强,但经过5-8年陈化的生普,茶性会变得温和许多。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喝新茶都没事。就像吃辣椒四川人觉得没事北方人或许就受不了。关键是要循序渐进先从少量着手尝试。 喝生普时能够加点蜂蜜或牛奶,能中和一部分刺激性。记住: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适应。
纯属谣言。熟普完全能够像生普一样泡着喝。煮着喝只是更能体现它的醇厚口感,但不是唯一形式。我刚着手接触熟普时也是被"务必煮"的说法吓退的。后来发现用盖碗或紫砂壶泡出来的熟普,香气更加清新不会有煮出来的"堆味"。就像咖啡有人喜欢手冲有人喜欢煮,都是个人选取。方法不关键味道才要紧!
这个要看情况。熟普新茶假若工艺到位,完全能够喝,但许多新熟普会有渥堆味,需要存放半年到一年才能散去。而生普新茶则更复杂好的春茶新茶香气高扬,值得尝试;但夏秋茶或工艺不好的新茶,确实不提议马上喝。我的经验是:新熟普放半年新生普看品质。就像新装修的房子不能马上住,但新买的家具可以马上用,道理是类似的。
苦不是评判标准!优质的生普应是"苦能化甘",苦涩感很快就能转化为回甘生津,要是一直苦到后尾那或许品质有难题。好的生普应是"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就像人生的起伏。我喝过若干所谓的"老茶王",苦得我质疑人生后来发现只是年份不够或工艺难题。记住好茶是平衡的不是单一的。
甜是相对的!熟普确实比生普更简单出甜感,但好的生普陈化后甜度也不逊色。而且熟普的甜应是"醇甜",不是糖精味。我见过若干商家为了让熟普迅速出甜味,会添加糖或香精这类茶喝起来腻得慌。真正的甜是自然的就像蜂蜜不是白糖。判断标准很简单:好的熟普甜而不腻坏的甜得发齁。记住自然的甜是清爽的人工的甜是沉重的。
特点 | 生普 | 熟普 |
---|---|---|
工艺 | 自然发酵 | 人工渥堆 |
口感 | 层次丰富变化多 | 醇厚顺滑甜感明显 |
适合人群 | 喜欢挑战有耐心的人 | 追求舒适直接享受的人 |
饮用期 | 5-8年以上 | 1年以上 |
最后想说选茶就像选对象,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别被各种"专家"的说法带偏了节奏。我的提议是:先各买一点小罐装本身试试看,就像我刚着手也是各种踩坑,现在才找到自身喜欢的方向。茶是喝给自身爽的不是给别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