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3个大益普洱茶买家常犯的错误,你中招了吗?(避坑指南+实测解析)
嘿,茶友,我是老张一个在普洱茶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大益普洱茶——这可是普洱界绕不开的大IP,但买起来可真是个技术活,别看它名气大一不小心就踩坑,我见过太多朋友涵盖我本身当初都犯过类似的错误,今天就把这些“血泪教训”分享出来,期待能帮到各位。
大益普洱茶火这毋庸置疑,从入门级到收藏级产品线丰富价格区间也大,但正因为太火了
下面我就结合本身的经历和观察,说说最常见的三个错误。
许多朋友买大益首先就盯着那些“明星产品”,比如7542、7572、8582这些老,这没错但这些茶号现在版本太多了。
我的提议:
实测解析:有一次我买了几片号称“05年7542”,开汤后发现汤色很浅香气也不足,反而有些新茶特有的“青味”。后来仔细比对茶底叶片比较完整但梗子偏嫩,不像老茶那样有韧性。再一问卖家支支吾吾最后承认是“新茶仿老味”。买茶不能光听要亲自“试水”。
大益茶现在有些炒得非常厉害,尤其是限量版、纪念版。价格炒上去有些茶友也跟着追觉得贵的就是好的。
价格现象 | 实际价值 |
---|---|
某纪念饼炒到上万 | 或许只是普通配方价值被市场扭曲 |
老茶号溢价严重 | 有些老茶号品质一般但名气大 |
我有个同事去年花了8000多买了一饼“88青”的仿品(他自身后来才意识到),结果喝起来和普通7542没多大区别,真是心疼死了。这还不是最惨的还有朋友高位接盘了所谓的“稀缺茶”,结果市场一跌直接被套牢。
我的提议:
实测解析我曾经对比过同一时期的大益7542和一款小众的普洱生茶,价格相差一倍。结果小众的茶香气更丰富回甘更持久,性价比反而更高。这让我意识到价格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现在网上关于普洱茶的说法太多了,“砖家”也多。这个说生茶好那个说熟茶香;这个说干仓好,那个说湿仓妙。听得人头都大了。
我刚着手接触普洱时也是各种“砖家”理论往脑子里灌。结果呢?别人说好喝的茶我喝着不一定喜爱;别人说不好的茶,我反而觉得有特点。后来才理解茶这东西最终还是本身的舌头说了算。
我的提议:
实测解析:我曾经非常迷信“老茶味”,觉得越陈越香。结果有一次喝了一款2010年的大益熟茶,汤感醇厚,回甘明显香气独到,远胜于若干号称“老茶”的茶。这让我意识到年份不是唯一标准适口为珍。
买大益普洱茶确实有坑。但只要咱们多留个心眼,多动动嘴巴多动动脑子,就能少走弯路。
记住这:认准真年份理性看价格多听自身舌头的话。期待今天的分享能帮到你,少花冤枉钱喝到好茶。
假若你也有买大益的“血泪史”,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来避坑!😊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chatong/1534179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