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朋友,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普洱茶那股子迷人的陈香味,我是老王喝茶喝了二十多年从刚着手的“茶盲”到现在能品出点门道,中间可没少走弯路,许多人问我“老王你泡的普洱怎么那么香?”其实也没什么秘诀今天就掏心窝子跟你说说我的经验。
先说点实在的不是所有普洱都有陈香味,我刚着手学泡茶那会儿,花大价钱买了个所谓“古树茶”,结果泡出来一股青草味,啥陈香味都没影儿,后来才理解想喝到陈香味得选对茶。
记得我刚转行做茶那会儿,老板教我一句话:“好茶不怕细品差茶一泡就露馅,”这话糙但实用。现在每次选茶我都会先用开水烫一下茶饼,闻闻有没有杂味。
泡普洱的水温就像炒菜火候,太大了简单糊太小了又出不来味儿。
茶类型 | 提议水温 | 我的经验 |
---|---|---|
生普(新茶) | 95-100℃ | 刚泡那口得烫后面能够稍降 |
生普(老茶) | 100℃ | 老茶皮实不怕烫 |
熟普 | 100℃ | 熟茶需要高温才能出甜香 |
我刚开始泡茶时总觉得水太烫会“烫死”茶叶,特意把水晾到80多度结果泡出来的茶寡淡无味。后来一个老茶客告诉我:“泡普洱水不够香来凑——这句话反过来才对。”现在我不敢说泡得有多专业,但至少不会手软了。
💡小技巧:没有温度计?看水柱!水柱直冲而下的是100℃,有弯曲的是90多度。
洗茶这步许多人要么省略,要么洗个没完。其实洗茶就像洗脸得干净但别过度。
我有个邻居特别讲究洗茶要洗五遍,还用冷水洗一遍说是“养茶”。结果呢?第一泡茶汤就淡得像白水。其实洗茶时间不用长10-15秒足够关键是水温要够。
洗茶不是泡茶是给茶“洗澡”,不是“泡澡”。
泡普洱有句话叫“七上八下”,意思是前七泡快进快出,第八泡开始适当延长。我刚开始不懂每泡都泡个几十秒结果前几泡浓得发苦,后面几泡又淡得没味。
后来我总结了几个要点:
我有个客户总抱怨茶不好喝,后来发现他泡茶像泡方便面,一闷就是一分钟。改了方法后他连说:“原来这茶这么香。”
⚠️留意:茶量多要适当缩短时间,茶量少可适当延长。这就像做饭食材多了火候得调小点。
茶水比例是个玄学难题,有人说5克配150毫升有人说8克配200毫升。其实这得看茶、看壶、看个人口味。
我刚开始泡茶总喜爱多放茶,觉得“茶多力量大”。结果呢?茶汤浓得像本身都喝不下去。后来慢慢更改现在一般是:
生普 | 5-8克/150毫升 |
熟普 | 6-10克/150毫升 |
每次带新人喝茶我都会让他们先少放点茶,喝浓了再加千万别起初就“重口味”。就像吃辣得慢慢适应。
泡出陈香味除了冲泡技巧,存茶也很关键。我有个朋友花大钱买了好茶存了两年却越存越差,一问才知道他把茶放在厨房,油烟味全串进去了。
存茶记住“三避三防”:避光、避湿、避异味;防潮、防虫、防变质。
我存茶有个小习惯:用紫砂罐存小量常喝的,用陶罐存大量老茶。紫砂透气性好陶罐密封性更好。这只是我的习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存茶小窍门:放点生石灰在罐底能吸收多余湿气但记得定期更换,不然变“熟石灰”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泡茶就像做人,不必太较真。我有个茶友总拿电子秤称茶、秒表计时,泡出来的茶确实“标准”,但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
我现在的泡茶方法是“差不多就行”:
刚开始学可以认真点等熟练了,就随性点。就像我现在泡茶经常一边聊天一边泡,有时浓有时淡但每次都有惊喜。
最后用我泡茶十年总结的一句话结尾泡茶如人生急不得也慢不得刚刚好才最美。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你有什么泡茶心得?欢迎在下面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