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在茶友群里看到有人问“普洱茶到底分红绿黄白黑吗?我买的时候 salesman 说的天花乱坠,听得我一头雾水感觉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每次去茶叶店都像进了迷宫,各种包装和名字看得眼花缭乱,最后只能随便拿一包心里还嘀咕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喝?”说实话这个疑问我也曾被困扰过,直到我花了一周时间研究,才发现这背后的门道真的多到离谱。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保证让你看完不再懵逼,👇
咱们先给茶友们吃一颗定心丸:普洱茶本质上只有生茶和熟茶两大类,那些什么红绿黄白黑的叫法,要么是商家为了营销搞出来的噱头,要么是其他茶类的分类形式被错误地套用在普洱茶上了。这就像你说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一样,分类标准不同答案自然五花八门。我当初被忽悠的时候salesman 一口气给我讲了五种颜色,听得我云里雾里后来才发现他根本没说清楚详细是哪种茶。
生茶(也叫青饼)是未经人工渥堆发酵的,颜色偏青绿汤色金黄;熟茶是经过人工加速发酵的,颜色深褐汤色红浓。记住这个简单原则看颜色不如看工艺! 那些所谓的“黄印红印”其实指的是包装上的印章颜色,和茶本身的分类没有直接关系。我提议刚入门的茶友直接忽略那些花哨的分类,先搞懂生熟两种基本款,不然真的会晕头转向。😩
生茶和熟茶最大的区别就是发酵途径不同,生茶是自然发酵就像放任孩子自由生长,需要时间慢慢沉淀;熟茶是人工渥堆发酵,相当于给茶迅速催熟适合追求便利的茶友,简单而言:生茶是慢炖熟茶是快炒。 我第一次喝生茶时被它的苦涩味惊到了,感觉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后来才知道这是生茶的特点,需要时间转化,而熟茶就像老朋友第一口就让人感到亲切,暖暖的很舒服。🥶→🥵
从外观上看生茶饼面颜色偏绿,条索清晰;熟茶颜色深褐,有时还带点霉味(正常现象)。记住:看颜色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要闻香气和尝滋味。 我有个朋友专门研究过,说生茶闻起来像青草香,熟茶闻起来像糯米香虽然夸张了点,但确实有这个趋势,新手买茶时能够先买小包装尝试别一上来就买大饼,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普洱茶有个神奇的地方:越陈越香,但留意这是指生茶!熟茶由于已经发酵完成,年份作用相对较小。生茶就像红酒需要时间沉淀才能展现风味;熟茶更像白酒,出厂时已经定型。 我在茶叶市场看到过一饼80年代的普洱,标价几十万虽然夸张,但确实有收藏价值,不过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没必要追求那么老的茶,5-10年的生茶已经很有特色了。
年份不是唯一标准!有些新茶品质好比老茶还好喝,记住:年份只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 我有个茶友收藏了一饼2008年的生茶,结果发现不如2010年的某款新茶,气得直拍大腿。所以别被年份忽悠了品质才是王道,就像谈恋爱年纪大的不一定更成熟,对吧?😜
普洱茶有散茶和紧压茶两种形态,散茶就是没压的像干草一样;紧压茶就是压成饼、砖、沱等各种形状的。散茶像自由散漫的学生,紧压茶像纪律严明的士兵。 散茶方便取用,但不好保留;紧压茶便于储存和运输,但取用麻烦,我刚着手喝茶时只认识饼茶,后来发现砖茶和沱茶各有特色,尤其是小沱茶出门带着特别方便。
形态作用价格!常常紧压茶比散茶贵小包装比大包装贵。 这不是品质难题,是成本疑问。压茶需要人工和设备小包装耗费更多工时。我有个小窍门买大饼回家自身分装既省钱又能体验压茶乐趣,不过要留意保留不然分装不好反而作用品质,🔪+🧴=省钱小能手
普洱茶有两大产区: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每个产区又有不同山头,比如临沧的冰岛、普洱的景迈、版纳的易武等。产区就像人的出身作用气质但不是全部。 我喝过冰岛茶,感觉像被温柔抚摸;喝过易武茶,感觉像被热情拥抱。这些差异确实存在但没必要神话到“XX山头=神茶”的地步。
产区只是参考。好茶不挑产区差茶产区再好也没用。 我见过打着老班章旗号的茶,喝起来像酱油汤;也喝过不知名小厂的茶,意外惊艳,所以别被产区迷了眼亲自品尝才是硬道理。就像选对象名校毕业不代表人品好,对吧?👨🎓
产区 | 代表山头 | 典型风味 |
---|---|---|
临沧 | 冰岛、昔归 | 甜润细腻 |
普洱 | 景迈 | 兰香明显 |
版纳 | 易武、老班章 | 强劲有力 |
🌟 普洱茶的世界很复杂,但不需要那么焦虑 🌟
记住这几点就够了:先分清生熟再看年份和产区最后亲自品尝。别被那些花哨的分类忽悠,更别盲目追求老茶名山。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炫耀的。慢慢来多尝试总有一款适合你。祝大家都能找到属于本身的那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