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居然用员工贷款发工资?揭秘2025年最扎心的职场真相!

来源:贷款-合作伙伴 时间:2025-07-04 15:41:34

公司居然用员工贷款发工资?揭秘2025年最扎心的职场真相!

公司居然用员工贷款发工资?2025年最扎心的职场!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的工资会变成你自己的贷款?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消息,说某公司让员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现实往往比更离奇。

事情是这样的:公司做担保,银行给员工办了个贷款,然后员工把钱借给公司,公司再用这笔钱发工资。听起来好像很“划算”,但背后藏着多少套路和风险?

**员工贷款发工资,到底合不合法?**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能克扣或拖欠。而通过贷款发工资,本质就是变相拖欠工资,甚至可能涉嫌违法。

*个人贷款的法律性质也值得深究。* 公司要求员工以个人名义贷款,再把钱转回公司,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强制性的借贷关系,违背了自愿原则。

有些企业甚至让员工买自家产品,或者付费实习,变相降低工资。这已经不是“压榨”那么简单了,而是对员工生存权的侵犯。

比如国美曾提出“有优惠利率”的贷款方案,员工贷款后公司发工资。听起来像是福利,但实际操作中,员工不仅要承担贷款利息,还可能被卷入更大的债务漩涡。

*有的公司甚至直接让员工贷款来“发工资”,自己只出点利息。*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

去年,兰州公交集团也被曝出类似操作。他们让员工贷款发工资,说是为了解决欠薪问题。后来被网友扒出来,结果负责人说这只是“测试”。真真假假,让人摸不着头脑。

**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原因很简单:流紧张。企业遇到资金短缺时,为了维持运营,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让员工贷款。

不过这种做法风险极大。一旦公司经营不善,员工贷款的钱可能就变成了自己的债务。而且,这种操作还可能引发税务问题,比如个税、等。

有律师指出,虽然偶尔贷款发工资可以理解,但如果长期如此,税务局可能会介入调查,认为这是变相逃税。

还有人爆料,一些小公司不仅让员工贷款发工资,还要求员工买自家产品。比如月薪3000元,却要花600元买产品,相当于工资打八折。

这不是在赚钱,是在“自产自销”吧?

**为什么发不出工资的不止是私企?**

有人觉得体制内更稳定,但现实是,寒冬之下,谁都难逃一劫。

有些国企也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不得不寻找“另类”方式解决工资发放。这种做法虽然能暂时缓解压力,但长期来看,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

而且,这种操作会让员工承担不该有的风险。一旦公司倒闭,员工还得自己还贷款,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更糟糕的是,这种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如果员工发现公司靠贷款发工资,谁还敢信任这家公司?

这种操作还会让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短期看,解决了工资问题;长期看,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积累了更多债务。

与其靠员工贷款发工资,不如从根本上优化管理,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总结一下:**

  • 公司用员工贷款发工资是违法的,违反《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 这种做法让员工承担额外风险,甚至可能被卷入债务纠纷。
  • 短期内看似“双赢”,实则隐患重重。
  • 企业应正视问题,而不是把责任转嫁给员工。

职场本就不易,何必再添一层“苦”?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别沉默,法律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维权的人。

#职场 #工资风波 #员工权益 #贷款发工资 #劳动法

精彩评论

头像 芦俊驰-律师助手 2025-07-04
公司贷款发工资的原因 资金周转需求 当公司面临资金短期紧张时,贷款发工资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办法。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经营压力增大,企业往往需要支付大量的运营费用、员工薪酬等固定支出。当企业流不足以满足日常开支时,贷款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资金来源,确保员工工资的按时发放。
头像 聂雨泽-债务逆袭者 2025-07-04
一些企业甚至要求员工付费实习,甚至贷款给自己发工资。有的企业则明里暗里要求员工购买自家产品,从而降低员工实际收入。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生存境况变得愈发困难。例如,国美提出让员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并称这是“有优惠的年利率”。这种做法让人不禁要怀疑,这些企业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员工的权益何在。公司以借款形式发放工资是不合法的。 违法性分析 违反工资支付规定: 根据《人民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版)》第五条进一步明确,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头像 傅宇航-无债一身轻 2025-07-04
这意味着,单位有义务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给员工,而不能通过让员工个人贷款的方式来间接支付。法规1 个人贷款的法律性质 个人与单位之间的贷款关系 如果单位要求员工以个人名义贷款,并将贷款用于发放工资,这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借贷关系。然而,这种借贷关系并非基于员工自愿,而是单位强加给员工的。当公司通过员工代款发款的方式来支付员工工资时,这部分款项仍被视为员工的工资收入,因此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代款发款只是工资支付的一种方式,不影响个税的计算和缴纳. 二,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 根据《人民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
头像 卫俊驰-已上岸的人 2025-07-04
惊闻奇葩操作,网传武汉某公司,安排员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 网传武汉某公司脑洞大开,由公司做担保,中国银行给公司员工工资卡的时候做个人贷款,员工把贷款借给公司,公司承担贷款利息的同时,用贷款给员工发工资。员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公司只出点利息,真的是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初闻此消息。有的企业要求员工贷款,而有的企业则是明里暗里让员工购买自家产品。 小红书一位网友爆料,一个月工资3000,产品600,其实相当于给工资打了八折! 一旦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那干脆就自产自销,稳赚不赔。 图源:小红书 发不出工资的,不止是私企 有人觉得市场环境不好,私企经营受阻,还是体制内更稳定。但其实寒冬之下。
头像 史宇航-财务勇士 2025-07-04
其次,这种做让员工承担不该有的风险。一旦企业出现诸如倒闭、破产等情况,员工以自身名义贷款的钱很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最后,这种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虽然通过让员工贷款可以缓解企业短期的财务压力,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问题。如果企业长期需要员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久而久之。
头像 马宇航-债务顾问 2025-07-04
近日,一份兰州公交集团为解决职工欠薪问题,让员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的告知书冲上热搜。该告知书称:用于解决2022年6月至9月份职工工资的兰州农商银行“金城E贷”薪易贷(专项)定制贷款,由集团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承担按月结息,到期还本责任。舆论发酵后,兰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是一个测试”。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lu/1541406399.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