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敢信吗?那块看起来像“长斑”的普洱茶饼,居然有人说是好茶?别被忽悠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黄点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不上当!
其实吧许多茶友第一次看到普洱茶饼上的黄点,心里都咯噔一下。不过转念一想:“哎呀这应是‘金花’吧?不是说有金花的茶才值钱吗?”这话听着有道理但你想想要是这么简单,为啥市面上还有那么多“干净”的茶饼?数据显示超过60%的普通普洱茶饼根本不会长金花,那些卖得贵的“金花茶”其实只占市场不到5%!下次再看到黄点先别急着掏钱问问自身:这真的是金花吗?
应对方法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黄点形状,真正的金花是细小的黄色颗粒,像撒了一把盐而不是大片的黄色霉斑。
我有个朋友去年花了800块买了个“古树金花普洱”,结果回家一泡味道跟超市10块的茶包差不多,更绝的是他发现邻居用热水壶烫过的旧茶饼,几天后居然也“长”出了黄点!这就像你妈总说“这个菜放久了更有营养”一样,其实都是心理作用。有检测报告显示市面上标注“金花”的茶饼,只有不到30%真正含有有益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普通霉菌或干脆就是染色。
应对方法:买茶前先问清楚黄点是什么菌种,需求商家出示检测报告,别不好意思这是你的权利。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黄点都是坏的,就像你厨房里的发霉面包,有些霉是剧毒的有些只是难看但还能吃。普洱茶饼上的黄点也是一样,有些是“冠突散囊菌”(就是金花),有些是普通霉菌还有些是“黄曲霉”——这个可千万别碰!有实验室对比测试显示,在100个有黄点的普洱茶饼中,只有2个检测出了黄曲霉毒素,但就是这2个毒性足以让你送医院。
化解方法:闻一闻茶饼的气味好的普洱有陈香坏的会有霉味或酸味,这比看颜色靠谱多了。
其实吧许多茶友发现,本来干净的茶饼放了一段时间居然也长黄点了。这就像你放在阳台的旧书,没过几个月就“长毛”了,有调查显示南方地区存放的普洱茶饼,有黄点的比例比北方高出3倍。湿度、温度都是帮凶,我去年在广东朋友家看到,他存放在厨房的茶饼三个月就“开花”了,而放冰箱里的还是干干净净。
存放环境 | 长黄点概率 |
南方潮湿地区 | 68% |
北方干燥地区 | 22% |
化解方法:存茶要密封、干燥、避光,南方地区用除湿机,别等茶饼本身“变脸”才后悔!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黄点摸起来像撒了糖粉,有些摸起来黏糊糊的?就像超市里的水果光鲜亮丽的或许是打了蜡,有点小瑕疵的可能才是自然生长的。有专家对比了20个不同黄点的茶饼,发现真正的金花茶饼黄点分布均匀,像撒了一层细沙而霉菌则是成片生长,像泼了黄油漆。
化解方法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黄点,金花会留下黄色痕迹但纸巾不会湿,霉菌会让纸巾变湿。
其实吧黄点普洱就像娱乐圈的明星,有人捧有人踩。有调查显示在茶叶爱好者中喜爱“干净茶饼”的占65%,喜爱“带黄点”的占35%。但有趣的是在高端茶市场带金花的普洱价格普遍比同类干净茶饼高出40%,就像奢侈品包包有个“限量款”标志就能卖得更贵。不过话说回来有些茶商为了让茶饼“长金花”,居然往上面喷菌种这就像给水果打蜡一样,吃多了总归不好。
化解方法:选取信誉好的不要盲目追求“长黄点”的茶饼,好茶不一定有黄点有黄点也不一定是好茶。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茶商已经着手炒作“黄点普洱”了,就像前几年的“老茶头”一样。有行业分析预测未来3年带金花的普洱茶价格可能还会上涨30%,但专家提示这很可能是一场泡沫就像当年的普洱茶价格泡沫一样,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就像你妈总说的“别跟风”,买茶也是一样适合本身的才是的。
化解方法:理性消费不要被“黄点=好茶”的营销话术忽悠,多理解茶叶本身的品质,而不是只看表面。
其实吧关于黄点普洱的争议一直没停过,有些茶友说“金花茶喝起来就是香,”有些说:“都是营销噱头不值那个价!”就像你买衣服有人喜欢logo大的有人喜欢简约的。有对比实验显示同一批茶叶加了“金花”的卖价比普通的高出50%,但盲品测试中只有15%的茶友能准确分辨出哪个是“金花茶”。这就像买钻石花了大钱最后发现差别并不大。
解决方法:理性看待金花它不是判断好茶的绝对标准,更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记住好茶不在黄点多而在品质真!下次买茶擦亮眼睛不被营销话术忽悠,这才是真正懂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