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你还在被普洱茶含量忽悠?市面上90%的茶饼实际茶叶含量或许不足50%,今天我就把多年踩坑经验掏心窝子告诉你,看完这篇保证你下次买茶眼睛放光,钱包鼓鼓。
其实我刚入坑那会儿也跟风买过“古树纯料”的茶饼,结果撬开一看里面全是茶梗和碎末,比方便面里的调料包还“实在”,后来才知道许多茶商为了压低成本,会用茶渣、茶末甚至淀粉填充,茶叶含量连40%都不到!你想想花几百块买的“好茶”,喝下去的其实是“纸片茶”,这感觉是不是贼憋屈?
其实方法很简单买茶时别不好意思,直接需求商家当面撬开一饼,你摸摸看里面是不是硬邦邦的像压了石头一样?那肯定有疑问!正常茶叶含量在70%以上的茶饼,手感是松软有弹性的,记得有一次我在茶城看到有人买茶时突然抓起茶饼就往柜台上一摔,茶叶哗啦散开那场面虽然夸张,但确实让商家不敢再搞鬼,你下次买茶不妨也试试“摔饼”,不过别真把茶摔坏了哈!
其实泡茶这事儿学问大着呢!你泡第一泡的时候留意观察茶汤颜色,含量足的茶叶茶汤是明亮透亮的像琥珀一样晃眼,不过含量不足的茶茶汤要么特别浑浊要么颜色很假,像饮料一样,记得去年有个茶友聚会,有人带了个“名山头”的茶,结果泡出来茶汤像酱油一样黑,大家一尝都皱眉头,后来拆开一看茶叶含量不到30%全是填充物!
含量足的茶汤 | 明亮透亮金黄或橙红 |
含量不足的茶汤 | 浑浊暗淡甚至发黑 |
其实许多新手只顾着看包装,根本没闻干茶香。含量足的茶叶干香是自然清香的像刚晒过的谷子味儿,不过含量不足的茶要么香得假不拉几要么根本没香味。你想想现在有些茶商为了掩盖填充物的味道,会喷香精结果闻起来像香水味,喝起来却一点茶味都没有。有一次我在茶市闻到一家店的茶香得特别刺鼻,结果老板自身都不好意思承认那是香精味儿。
记住:真茶香是自然的假茶香是刺激的!
其实普洱茶含量和价格是成正比的,但不是所有高价茶都含量足。你算算看一饼357克的茶倘若卖1000元,每克价格不到3元。不过倘若茶叶含量只有50%,那实际茶叶成本或许不到1元!现在很多茶商玩文字游戏,在包装上写“纯料古树”,结果含量不足40%价格却翻了几十倍。你下次买茶不妨用这个公式算算:实际价格÷茶叶含量=真实单价,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
其实仓储对茶叶含量作用很大。你想想倘若仓库湿度大茶叶会吸潮变重,含量自然就虚高了,不过现在有些茶商为了压秤,会在仓库里放水让茶叶吸水增重。你买茶时能够问商家仓储条件倘使对方含糊其辞,那就要小心了。记得前年有个茶友买了号称“干仓存储”的茶,结果撬开一看茶叶软塌塌的,一捏就出水含量严重虚高!
其实茶末填充是个常见套路。你撬茶饼时留意看茶末的颜色和形状。正常茶叶的碎末是黄绿色的,不过填充物或许是深褐色的茶梗末,甚至有淀粉颗粒。你用手指捻一下假若是淀粉会变成白色粉末。有一次我在茶会上看到有人用放大镜检查茶叶,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能发现很多猫腻。你下次买茶不妨也带上放大镜说不定就能发现填充物的秘密。
其实不同的茶叶含量差异很大。你看看市场上高端的茶叶含量普遍在60%以上,不过低端的含量或许只有30%左右。你买茶时不妨拿几个不同的茶对比一下,撬开看看泡一泡尝尝,差别立现。记得有次我在茶城同时买了三个不同价位的茶,结果发现最便宜的茶含量最低,最贵的茶含量最高价格和含量确实相关,但不是绝对的!
其实生产日期和茶叶含量也有关系。你想想要是茶饼是今年生产的,但包装上写的是去年日期,那可能茶叶含量有疑问。不过现在有些茶商会玩时间游戏,把新茶当老茶卖含量自然就虚了。你买茶时一定要仔细核对生产日期和包装日期,假使发现不对劲就要小心了。有一次我差点买了这样的茶,还好最后发现日期有疑问,避免了上当!
其实茶叶含量不足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行业的顽疾。一方面优质茶叶资源有限价格高企;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含量不够重视,只看和包装。此类供需矛盾致使很多茶商为了利润,不惜牺牲含量。不过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未来茶叶含量透明化是大趋势,只是需要时间。你想想假若每个消费者都像一样检查茶叶含量,茶商还敢这么搞吗?
2025年了你还想被普洱茶含量忽悠?今天就把这些秘籍告诉你,从今天起做机灵的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