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隔壁老王又给我打电话,说他花大价钱买的2025年新普洱,泡出来颜色像“马蜂窝”一样,还带点怪味气的他直拍大腿。这让我想起现在市面上的普洱茶,包装一个比一个花哨价格一个比一个离谱,但真正喝起来颜色和味道却让人一言难尽,到底什么样的普洱茶颜色才算好看?2025年的标准又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话题,顺便给大家提个醒别再被那些“颜色好看”的茶叶骗了!
确实有变化但不是大改。2025年更注重“自然过渡色”,也就是从新茶期的黄绿色,到中期茶的橙黄色再到老茶的酒红色,此类颜色变化要自然不能“一步到位”,
• 新茶黄绿色像初春的嫩芽
• 中期茶橙黄色像成熟的橘子
• 老茶酒红色像陈年的红酒
• 避坑点警惕那些新茶就呈现深红色的“老茶”,多半是染色或渥堆过度。
• 个人感受我觉得此类标准更科学,毕竟茶叶是会“呼吸”的,颜色变化应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
好看的标准其实很简单
• 清澈度:茶汤不能浑浊像“黄河水”就算不及格
• 亮度:要有光泽不能“灰头土脸”
• 深浅度:新茶淡老茶浓但不能“深到发黑”
• 持久度:茶汤冷却后颜色变化不能太大
• 小技巧对着光看茶汤好的茶汤会有“油润感”,像“琥珀”一样
• 我的经验:有一次我买茶老板说“颜色越深越好”,结果泡出来像“酱油”,味道也怪怪的。后来才知道茶汤颜色和茶的品质不一定成正比。
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
• 1-3年黄绿色像“初生牛犊”
• 3-5年橙黄色像“小家碧玉”
• 5-10年:橙红色像“风华正茂”
• 10年以上:酒红色像“老当益壮”
• 特别提示:颜色不是判断年份的唯一标准,有些商家会“做旧”茶叶,颜色看起来很老实际很年轻
• 我的看法年份和颜色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完全依赖颜色判断年份,还是要结合香气、滋味、叶底等多方面判断。
此类颜色多数情况下是“人工”的:
• 染色:用化学染料让茶饼看起来更“陈”
• 渥堆过度:加速发酵让颜色变深
• 添加剂:有些不良商家会添加“茶多酚”等物质,让茶汤颜色更深
• 避坑方法:看茶饼表面是不是有“色差”,闻是不是有“异味”泡后看叶底是不是“发黑”
• 我的血泪史:有一次我贪便宜买了块“古树茶”,颜色特别深泡出来像“墨水”,后来才知道是染色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 好处:标准更清晰消费者更简单辨别好坏
• 挑战:对商家需求更高那些“偷工减料”的茶叶会更简单被识别
• 机会:高品质茶叶会更受欢迎,价格或许上涨
• 个人提议:不要盲目追求“老茶”或“深色”,适合自身的才是的
• 我的观察现在市场上确实有许多“颜色怪异”的茶叶,2025年的新标准或许会让市场更规范,消费者也能买到更放心的茶叶。
颜色类型 | 正常表现 | 警惕信号 |
---|---|---|
新茶 | 黄绿色清澈 | 深色浑浊 |
中期茶 | 橙黄色有光泽 | 发黑无光泽 |
老茶 | 酒红色油润 | 酱油色浑浊 |
记住这几点买普洱茶不踩坑:
• 颜色自然过渡不追求“一步到位”
• 茶汤清澈不能浑浊
• 结合香气、滋味、叶底综合判断
• 不贪便宜警惕“颜色妖艳”的茶叶
• 2025年新标准更注重“自然”,不是“深色=好茶”
最后想说买普洱茶就像找对象,不能只看外表(颜色),还要看内在(香气、滋味),2025年的新标准给咱们提供了更清晰的参考,但最要紧的还是自身的口味和感受。期待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梦中情茶”,🌟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