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普洱茶圈里最让人纠结的就是干仓湿仓,一提这两个词不少人直接懵圈,花了大价钱结果喝到发霉味那感觉简直要命,今天咱不玩虚的直接上手实测看看这干仓湿仓到底怎么选,别再被忽悠了!
其实吧我当年也是踩过坑的,听茶商说“湿仓陈化快,口感醇厚”结果买回来的茶一股霉味,喝下去喉咙发紧,后来才知道湿仓放不好就是“发霉仓”!现在想想真想抽自身两下,这圈子水太深你不懂行钱就等于打水漂了。
干仓茶听着高级但要留意,有些茶商拿新茶当老干仓卖,比如某宝上标着“10年老干仓”,结果检测发现年份,你想想真正的干仓茶转化慢十年才出好茶,但价格能便宜吗?数据显示正宗干仓茶每年转化率只有3%-5%,这速度急不得。
化解办法看茶饼边缘,干仓茶边缘清晰颜色均匀湿仓茶边缘发黑、发软,再闻闻干仓是陈香味湿仓是霉味。
湿仓茶确实转化快但前提是“科学湿仓”,现在有些黑心商家直接把茶扔潮湿仓库不管,结果就是霉变。我见过一朋友买的“湿仓茶”,开启包装直接看到白毛。湿仓茶倘使湿度超过70%,发霉概率高达80%。
应对办法用紫外线灯照茶饼,湿仓茶会有荧光反应。再尝尝湿仓茶有“燥感”干仓茶顺滑。
其实吧价格差不是瞎定的。拿大益7542而言干仓2010年的现在卖3000+/饼,湿仓或许1200左右。这差价其实包括了仓储成本、风险成本。你想想湿仓管控不好就是废品,干仓虽然慢但安全,调查显示90%的茶商更愿意做干仓,因为风险小。
仓储途径 | 转化速度 | 价格 |
干仓 | 慢(3-5年见效) | 高(+40%) |
湿仓 | 快(1-2年见效) | 低(-30%) |
这难题其实没标准答案。我有个茶友就喜爱湿仓的“醇厚感”,他说喝下去喉咙舒服。不过我更倾向干仓那种“山野气韵”太正了。盲测结果显示70%的茶客更偏爱干仓,主要是健康因素。
应对办法:先从价格适中的干仓着手尝试,比如大益7572价格在800左右,品质稳定。湿仓的话选那些有信誉的茶商,别贪便宜。
其实吧家里存茶,干仓更靠谱。我邻居张大爷就搞了个小茶室,专门存干仓茶现在都升值了。不过你家通风不好那就得考虑湿度控制。家庭存茶湿度控制在60%左右。
我觉得吧未来干仓会更吃香。你看现在年轻人买茶都讲究“干净、健康”。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干仓茶搜索量是湿仓的2倍。不过湿仓也不会消失毕竟有些老茶客就是喜爱那种“韵味”。
争议焦点:其实干仓湿仓之争本质是“快钱”和“慢钱”的博弈。干仓需要时间沉淀湿仓能够速成。但长远看市场会更认可干仓的价值。
其实简单记住两点:第一看价格价格太低的湿仓别碰;第二,闻气味霉味重的一律不要。我最近实测了一批茶发现干仓茶转化虽然慢但每泡都有惊喜,湿仓茶要么惊艳要么直接报废。
干仓湿仓选对才是王道!看完这篇文章你还会被忽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