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你敢信吗?昭通到巴松措居然有人吹嘘一天搞定。想象一下清晨出发晚上晒图朋友圈,简直不要太潇洒,不过现实真的这么美好?别急今天咱就来个灵魂拷问,扒一扒这趟“一日游”背后的。
其实吧我见过不少小伙伴,兴冲冲报了团结果累到质疑人生。你想想海拔差4000米一天内爬升下降,这身体受得了吗?不过也别急着骂我听我细细道来,这坑到底在哪怎么避。
你真的掌握海拔差吗?昭通大概800米巴松措呢?3500米。这4000米的跨越一天内完成除非你是铁人,否则高反找上门是迟早的事,我记得去年有个哥们儿,刚到巴松措就头晕眼花,最后硬是被担架抬回去。数据说话超过60%的一日游游客会轻微高反,15%需要医疗干预。
你以为一天就是24小时?其实路上就要花掉12小时,早上6点出发晚上8点到家中间只有4小时在巴松措。而且这还是顺风顺水的情况。对比一下从昭通到林芝高铁要8小时,再转车到巴松措你觉得值吗?我同事去年尝试过回来直呼“还不如在家睡大觉”。
项目 | 耗时 | 实际可用时间 |
去程 | 6小时 | 全是堵车和上厕所时间 |
游览 | 4小时 | 排队拍照占2小时 |
返程 | 6小时 | 累到只想闭眼 |
团费才800?听着挺实惠不过你算过额外开销吗?氧气瓶、抗高反药、路上吃饭、小费...最后算下来,人均1500轻轻松松。而且这还是普通团想拍张好照片?得额外付费进专业区域。有次我遇到个导游明着说“想拍湖心照加500”,气的我差点当场翻脸。
省钱小贴士:其实单独去林芝住一晚,第二天包车去巴松措人均才多花200,体验好十倍!
朋友圈里的巴松措蓝到发光,你到了或许发现:灰蒙蒙的天气全是游客连个能安静拍照的地方都没有。特别是旺季人挤人你只能拍到别人的后脑勺,我有个朋友去年去拍了200张照片最后只选了3张能用的,你说气不气人?
视觉冲击: 你以为的碧蓝湖水 × 实际的雾霾滤镜 = 大写的失望你理解高原天气吗?突然降温、冰雹、甚至雪灾都或许发生,去年就有个团因为天气突变,被困山里8小时。而且山路崎岖许多一日游的车都是老司机开报废车,刹车片都快磨没了,记得有次我坐的车上坡时发动机冒黑烟吓得我腿都软了。
安全底线 永远不要为了省钱选那种黑车黑导,生命不是儿戏!
其实吧巴松措这么火,跟一日游团有很大关系,这些团为了赶时间经常走非正常路线毁坏植被。而且游客太多垃圾应对都成疑问。去年环保局都发过通知,限制游客数量。你想想为了拍张照却加速了它的衰老,这值得吗?
数据:巴松措每年接待游客增长30%,而环境承载极限是15万/年
一日游团基本不会告诉你:巴松措是藏族神湖有些地方不能随便拍照,有些经幡不能触碰。我亲眼见过游客在寺庙里大声喧哗,被僧人怒目相向。其实吧慢下来才能真正感受它的神圣。不过一日游哪有时间让你慢慢体会呢?
其实你留意到了吗?现在许多旅行社已经不推巴松措一日游了,为啥?因为游客反馈太差。去年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一日游游客表示不会再尝试。而且随着高铁网络完善,分两日游成了主流选取,这趋势很明显:想深度体验就得放慢脚步。
争议焦点:有人认为一日游是穷游的无奈选取,但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穷不穷的疑问,而是对旅行本身的误解。
回到最初的疑问:昭通去巴松措一日游值得吗?我的回应是:除非你只有一天假或钱多得没处花否则强烈不提议!与其匆匆打卡不如放慢脚步,真正感受这片土地的美丽与神圣。记住旅行不是跑马拉松而是用心感受每一步。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