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鸡西到日喀则,30天足够你体验一场跨越地理与文化的旅程,鸡西的工业气息与日喀则的藏地风情,形成鲜明对比,这趟旅行不仅是风景的转换,更是心灵的洗涤,你筹备好了吗?
其实许多人对高原反应的认知停留在“头痛、恶心”层面,不过日喀则海拔3800米你刚从鸡西(海拔100米)过来,落差近3700米,去年有个朋友直接吐到脱水,后悔没提早准备,你真的以为带点红景天就行了吗?
数据分析海拔每抬高1000米反应概率增长30%,你跨越的这3700米相当于连续爬了3座华山。
比如你听人说飞机快,结果落地林芝转车堵在拉萨城郊的国道上。去年我亲眼看到大巴堵了6小时,司机师傅说“这比慢多了。”其实虽然慢但海拔渐升,反应更温和。你确定要为“快”付出代价吗?
记得在定日县的小餐馆,老板娘说:“去年那对情侣临走才说钱不够最后连青稞酒都没喝。”其实你算过账吗?鸡西到拉萨票¥800日喀则住宿¥80/晚但冈仁波齐转经区的小巴,旺季要¥200/人!你真的准备充分了吗?
项目 | 预算 | 实际花费 |
票 | ¥800 | ¥800 |
住宿 | ¥2400 | ¥3200 |
餐饮 | ¥1500 | ¥2000 |
比如珠峰徒步,攻略说“4小时轻松到”,结果我到时大腿像灌了铅旁边的大叔说:“我走了8小时!”其实高海拔让体力打5折。你真的以为自身是特种兵吗?去年有个姑娘走了一半直接舍弃哭得稀里哗啦。
趋势预测:未来珠峰南坡徒步会更,北坡反而会冷清。你选对方向了吗?
记得在扎什伦布寺有个游客对着佛像比划剪刀手,被喇嘛瞪了一眼。其实转经筒要顺时针经幡不能随意触碰。你真的以为“游客”身份就能够为所欲为吗?去年有个团队因为集体高声说话被请出了大殿。
比如我有个同事,最后一天想赶回鸡西,结果在日喀则堵车差点误车。其实高原路况比天气预报还难信。你真的以为时间可控吗?去年有个背包客为了赶在夜路上被野狗追了半小时,最后还是错过了。
个人提议:预留2天机动时间不然就像我朋友那样,最后一天只能吃泡面看夕阳。比如你看到别人晒珠峰日出美照,其实背后是凌晨4点的寒风。不过当你站在玛旁雍错湖边,看到水天一色一切辛苦都值了。你真的准备好迎接这份“不完美”了吗?
争议焦点
自由行vs跟团?数据表明自由行满意度更高(76%),但事故率也更高(12%)。你选哪边?
编辑:西藏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xizangyou/2383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