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从武夷山到西藏,5天吃遍路上最让人上瘾的小吃?(实测+避坑)
武夷山的茶香还没散去,的雪山已在召唤,5天,2000公里从东南水乡到青藏高原,这条路途上的小吃诱惑,谁能抵挡?咱们实测了10个热门站点,对比了30种特色小吃发现有些味道,真的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你是不是也这样?明明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但每到一处第一个念头都是“这里有什么好吃的”?我这次从武夷山到,5天走了4个城市吃了15顿饭,结果发现胃比腿更累,其实这跟咱们中国人对吃的执着有关,比如我妈就常说“出门在外先吃饱了再说,”不过小吃虽好但陷阱也不少。
武夷山的小吃最绝的是那股茶香,试了试茶香饼外皮酥到一碰就掉渣,内馅居然是抹茶麻薯甜度刚刚好,比我在杭州吃的茶点甜度低了20%,更清爽,不过不是每个摊子都正宗,记得问店家“用的是什么茶?”,有次我直接问“这饼有岩茶味吗?”老板愣了一下说“当然”结果尝起来跟普通饼没差,真是会心一击。
昆明的过桥米线简直是个数学题。一碗底汤能泡5种食材算下来每份成本至少15块,但街边小店居然只卖18。对比我在广州吃的米线,价格贵了3倍但味道差了5分。不过最绝的是那股鲜辣味辣度测试显示比重庆小面的辣度低了10%,但后劲更足。有次和同事吃他边擦汗边说:“这辣得有点哲学越辣越想吃。”
小吃 | 价格 | 辣度指数 |
过桥米线 | ¥18 | 7/10 |
云南小炒肉 | ¥38 | 6/10 |
成都是个让人上瘾的城市,尤其是那碗担担面。试了3家老店最正的是春熙路那家,芝麻酱厚到能立筷子辣度比重庆小面低了15%,但香度高了25%。其实成都的辣和重庆不同,更偏香。有次朋友来找我玩吃完面直接问:“这面怎么像加了香水?”我笑回:“这叫川味调香术,”不过记得带胃药我同事就因为贪吃辣油,直接在厕所蹲了半小时。
拉萨的高反还没缓过来,就先被酥油茶“击倒”。试了4家茶馆最接纳的是八廓街那家,奶味比其他店淡了30%盐度低了50%,不过喝完这茶耳朵真的嗡嗡响像飞机刚起飞。有次跟藏族朋友聊天他说:“酥油茶就像咱们的汽油,一天不喝就跑不动。”我默默喝了第二杯突然觉得这味道真的会上瘾。
其实小吃让人上瘾的秘密很简单:糖、盐和记忆。比如武夷山的茶香饼甜度在12-15%之间刚好触发大脑多巴胺;昆明的米线,盐度在1.5%比普通面条高40%,更刺激食欲。不过最厉害的是文化记忆,比如成都的担担面吃的是几百年的味道传承。有次在看到藏族阿妈给孙子喂糌粑,突然觉得食物最动人的,是它承载的故事。
现在许多小吃都在“标准化”,比如武夷山的茶香饼现在许多店用统一配方,口味相差不超过5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次在成都老店老板说“现在年轻人喜爱统一口味,但老顾客都说没以前香了,”其实这就像问“外卖方便面取代了妈妈做的面,是进步吗?”我选不了只能继续吃,毕竟小吃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不完美。
5天,15种小吃2000公里最后发现,最让人上瘾的不是那些网红小吃,而是那些藏在巷子里的、价格不贵但味道惊艳的“小确幸”,比如武夷山茶香饼摊的老奶奶,会偷偷多给一勺麻薯;拉萨茶馆里,藏族小哥会帮你续上酥油茶。其实旅行最大的收获不是看了多少风景,而是胃里装下的故事。不过下次再出发记得带胃药,还有更大的胃。
编辑:西藏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xizangwan/190858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