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炸裂开头你是不是也想过从鸡西出发,穿越大半个中国直奔的色季拉山?7天时间能看遍雪山、草原、寺庙和星空?别急着刷攻略先听我一句掏心窝的话——
你真的知道怎么玩才不踩坑吗?
其实许多人以为去就是坐飞机直达拉萨,然后随便转转,但真到了才知道高原反应不是闹着玩的,我之前跟团去结果一上车就头晕,还差点送医院,你要是没提早适应直接上高原等于自找罪受,
而且的天气说变就变,昨天还是晴空万里今天或许就下雪了,你得带够厚衣服还要带氧气瓶不然真的会“喘不过气来”,别想着走马观花得慢慢来,
数据说话: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比北京高3倍多,高原反应发生率高达60%以上,尤其是初上高原的人。
不过很多人买票都是靠“运气”,或听朋友推荐。但你有没有发现票很难抢?飞机票更贵?我之前想坐去拉萨,结果排了三天都没抢到票,最后只能飞。
而且机票价格波动大旺季的时候动辄上千块,假如你是自由行预算要翻倍,否则根本撑不到最后一站。
对比一下:从鸡西到拉萨高铁需要两天一夜飞机只要4小时,但票价差了三倍不止。
提议:提前一个月订票选早上或晚上航班便宜又不累。
其实很多人去了,结果只在拉萨待了一天,就匆匆回去了。这不是旅游这是“打卡”。你得知道色季拉山、布达拉宫、大昭寺、纳木错……每个地方都值得花时间。
比如色季拉山是看南迦巴瓦峰的地点,但很多人到了都不知道怎么拍出好照片。你得提前查好路线安排好时间。
我的经验是第一天到拉萨休息;第二天去布达拉宫;第三天去色季拉山;第四天去纳木错;第五天去羊卓雍措;第六天返回拉萨;第七天返程。
这样节奏刚刚好不会太赶,也不会太闲。
不过很多人去了,却对当地文化一无所知。你见过磕长头的朝圣者吗?你听过藏语的问候语吗?这些细节才是真正体验的地方。
比如进寺庙要脱鞋,不能拍照;遇到转经筒要顺时针绕行;见到藏民要微笑打招呼……这些小规矩你要是不懂,会被当成“冒犯”。
提议:提前学几句简单的藏语,比如“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会让你更受欢迎。
个人感受:有一次我在八廓街一个老奶奶递给我一块酥油茶,我笑着说“扎西德勒”,她笑了那一刻真的感觉特别温暖。
其实很多人去,最怕的就是吃藏餐。牦牛肉干、青稞酒、酥油茶……味道真的不一样。起初也许会觉得难以下咽,但越吃越上瘾。
特别是酥油茶喝完肚子暖暖的,特别适合高原环境。还有糌粑虽然有点硬但配上甜茶,口感很独有。
但你要是肠胃不好千万别乱吃,简单拉肚子。提议先从小店试吃再决定是不是挑战“重口味”。
数据人均每天摄入热量比内地高30%,因为高海拔消耗大。
不过很多人去了,回来照片却看不出什么亮点,不是风景不好是你不会拍,你有没有发现别人拍的照片像,而你的照片却灰蒙蒙的?
比如拍雪山要选清晨或傍晚,光线柔和;拍寺庙要避开人多的时间段;拍星空要带三脚架,记得调好参数。
我的建议是:带个手机三脚架用专业模式拍摄效果会好很多。
个人经历:我在色季拉山拍日出凌晨四点爬起来冻得发抖,但看到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真的值了。
其实很多人去,只带了衣服和相机结果到了才发现,防晒霜、墨镜、帽子、手套……全都不够。特别是紫外线比你想象的强得多。
而且的风很大,保暖很关键。你穿再多都不如一件防风外套来得实在。别想着“轻装上阵”该带的务必带。
建议带上冲锋衣、登山靴、保温杯、充电宝、包……
个人体会我第一次去没带帽子结果被晒脱皮,那叫一个惨。
不过最要紧的是,你得理解:去不是旅游是修行。你会遇到各种意外比如堵车、下雨、生病、错过车次……
但正是这些“意外”让你真正体会到的魅力。你或许会在某个寺庙里突然感动,也或许在某片草地上忽然释怀。
别想着“完美旅行”接纳不完美才是真正的旅行。
不是景点是心灵的洗礼。你筹备好迎接它了吗?
你还在等什么?从鸡西到色季拉山,7天时间不是不或许,而是你愿不愿意认真筹备。
别再听那些“轻松游”的话,真实远比你想象的更艰难、更美。
假若你敢挑战我会告诉你这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双重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