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辨别普洱老茶的进展中,棉纸的材质和样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它们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70-90年代勐海茶厂老茶所用的棉纸样式。
藏品普洱藏好普洱,为什么能成为?是因为真的好,专业收藏普洱茶、详细介绍老茶,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
真的70年代普洱茶包装纸很有质感,假的往往显得很粗糙。汤色:泡出来的茶汤是琥珀色的,晶莹剔透看起来特别高级,叶底:看看茶渣要是饱满均匀、无杂质,那多半是真的。
这个时期的七子饼包装版面以大口中为主小七+尖出内飞。所谓“大口中”指包装纸下方“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的“中”字,口的宽度特别大。大口中出现的时间大致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90年代中期手工纸和半手工纸不再生产,从1996年以后云南七子饼茶的包装纸全部改用为机器制造的棉纸,材质更加细腻均匀。
70年代七子饼茶的外包纸利用民间手工制作的“手工纸”,因为其纸质柔软厚薄不均,纤维分布不规则透气性好,无工业添加剂是包装茶叶的材料,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印刷是成品率不高,损耗较大。
这类“手工纸”透气性好,无工业添加剂是包装茶叶的材料。(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手工构树皮造纸术)
八十年代由于云南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日益成熟,品质稳定勐海茶厂在香港南天公司的帮助下又开发出了8582青饼、8592熟饼,出口需求大幅增长。
在七十年代有一种普洱茶以其独有的工艺和稀少的存世量,被誉为「现代拼配始祖」,它就是——七子小黄印。
「小黄印」这个名字出处于其外包装纸上的黄色中茶字样。由于饼形紧结细小得名于此。但你知道吗?同一批茶中还有「绿字黄印」的包装。
黄印是中茶公司出品的一种普洱茶,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茶叶还讲究“工艺”和“原料”,不像现在满大街都是“古树”“老班章”,不过黄印之所以火是因为它的“年份感”和“陈化潜力”。
黄印的茶饼用的是大叶种晒青毛茶,而且压制得特别紧实。喝老茶讲究“慢”。我一般是:用紫砂壶保温性好,水温控制在95℃左右别烫坏了茶,每泡间隔30秒让茶慢慢释放,有次我老婆来我家喝了之后说:“这茶喝起来像在翻旧照片,有故事感。”
其实的保养就是让茶好好转化,棉纸自然会跟着变老变美,👍
现在收藏普洱棉纸就是“含金量”指标!70-80年代的老棉纸包装现在比黄金还抢手,70年代小黄印是勐海茶厂生产的七十年代普洱青饼,至今已有40余年历是一款很棒的称之为古茶。
“黄印”的沱茶得名源于其外包装纸的黄色八中茶标志的具有“茶”字多为黄色,但绿色“茶”字的大益茶品被称为“黄印”,也属正常,七十年代黄印普洱茶是一种珍贵的五十年代九十年代普洱茶。
年代 | 包装特征 | 收藏价值 |
---|---|---|
1973-1980 | 大口中、手工纸 | 极高 |
1980-1990 | 过渡期、半手工纸 | 高 |
1990-1996 | 手工纸末期 | 中高 |
1996以后 | 机器纸 | 普通 |
现在市面上假的太多啦!记住这几条保命
收藏老茶纸是门技术活,也是门艺术活。期望这篇指南能帮到各位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