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闷泡会发苦吗?别再被“闷”骗了!
你有没有试过,明明买的是好茶,结果泡出来苦得像喝药?😅 我就中过招!后来才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闷泡”!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普洱茶闷泡到底会不会发苦,以及那些让人的避坑技巧。
一、闷泡=式泡茶?
先说闷泡普洱茶,99%会发苦!
别不信,我当初也是“闷泡派”头号粉丝,结果...
- 第一泡:嗯,还行
- 第二泡:有点涩
- 第三泡:救命!这玩意儿能毒死非洲象!
其实吧,普洱茶里的苦涩成分(茶多酚、咖啡碱啥的)就跟海绵吸水似的,闷久了就全跑出来了。你想啊,茶叶在热水里泡澡泡太久,能不“哭”出来吗?🤣
二、苦涩从哪儿来?
咱们分情况聊聊:
1. 茶叶本身的“苦”
原因 | 表现 |
品种苦 | 比如某些大叶种天生苦底重 |
季节苦 | 春茶苦涩物质多 |
不过这些苦是“好苦”,就像巧克力苦,吃下去有回甘。跟闷泡导致的“坏苦”完全两码事!
2. 工艺不当的“苦”
有些茶厂偷工减料,杀青不到位,揉捻不彻底,茶叶里的苦涩物质就“跑”不出来。这种茶泡出来苦得像“铁观音兑了苦瓜汁”!
tip:看茶底鲜绿?八成是工艺苦!
3. 冲泡失误的“苦”
-
水温过高:超过95℃?你这是在给茶叶做“高温瑜伽”啊!🔥 正确姿势:沸水冲泡生普,85℃泡熟普
-
投茶量爆表:5克茶配200ml水,你当喝呢?😂 普遍建议:1:20比例
-
闷泡时间超标:超过5分钟?恭喜你喜提“汤”一杯!🥤
三、闷泡时苦涩的“操作”
你以为苦涩是一起来的?其实有先后顺序:
苦味先到,涩味后跟
就像外卖小哥送餐,苦味大哥坐头班车,涩味小弟坐末班车
好茶应该是“苦大于涩”,而且苦味要像“小钢炮”一样,来去匆匆,不能赖在嘴里不走。那种又苦又涩还黏糊糊的,赶紧扔!
四、避坑指南(划重点!)
记住这几点,保你泡茶不踩坑:
1. 水温控制:别太“热情”
生普用沸水,熟普降点温。就像谈恋爱,太热情了容易吓跑对方!🙄
2. 投茶量:量力而行
新手建议从少开始,5克茶配300ml水,比啥都强。别学我,第一次投了10克,结果...
(此处省略一万字惨痛经历)3. 闷泡时间:黄金5分钟法则
- 前3泡:不闷!即泡即出
- 4-8泡:微闷!盖碗盖子开条缝
- 8泡后:随意!怎么开心怎么来
4. 看茶底辨苦涩
苦涩重的茶,茶底颜色通常比较深。如果颜色鲜绿得像刚摘的蔬菜,那就要小心了!
五、苦涩茶也有春天?
不是所有苦涩都是“坏蛋”:
如果你喝到的苦涩符合以上特点,那恭喜你,遇到了“潜力股”普洱!
六、最后唠叨几句
其实吧,泡茶就像带孩子,需要耐心和技巧。你不可能指望一泡就出好茶,更不可能指望闷久点就变仙茶。
记住:好茶不怕细品,烂茶经不起折腾
下次泡茶,别再闷了!不信邪的可以试试,保证让你怀疑人生!😜
最后问一句:你中过闷泡的招吗?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血泪史”!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半月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