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普洱茶煮还是泡?这难题问得我血压都上来了,
你有没有试过买了一大包陈皮普洱,结果泡出来味同嚼蜡煮出来又苦又涩?这玩意儿简直是个技术活儿,搞不好就浪费钱又糟心,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这茶到底该怎么喝才对味。
1. 泡的痛点:为什么你泡的茶总没味道?
其实许多人起初都选泡,觉得简单省事,不过你有没有发现自身泡的陈皮普洱要么陈皮味淡得像白开水,要么普洱味太重把陈皮盖住了?这就像你煮面只放盐没放酱油,总觉得差点意思,数据显示超过60%的茶友第一次尝试陈皮普洱会选取泡法,但满意度却不到30%,难题出在哪?水温和时间没掌握好茶叶和陈皮比例不对这茶当然喝不出灵魂!
- 水温务必95℃以上不然陈皮香出不来
- 第一泡要洗茶不然苦涩味重
- 茶叶和陈皮比例提议5:1
2. 煮的陷阱为什么煮出来的茶又苦又涩?
你肯定听过“煮茶才够味”的说法,结果一煮就是一锅黑暗料理。我有个朋友去年过年煮陈皮普洱,结果煮了20分钟整屋子都是陈皮味,喝起来却像。其实煮茶时间控制在3-5分钟就够了,煮太久普洱里的单宁酸会大量析出,苦涩味就来了。而且你留意看那些老茶客煮茶时总会时不时撇去浮沫,这可不是装腔作势是防止茶汤变苦的关键步骤!
小贴士:煮茶前先泡3分钟再倒入锅中煮这样苦涩味能缩减70%!
3. 茶叶选取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或泡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明明方法对了,茶还是不好喝?其实疑问或许出在茶叶本身。新茶和老茶化解办法完全不同,新茶煮了简单涩老茶泡了没味道。我去年买的一批2015年的普洱,泡着喝陈皮味几乎闻不到,结果煮了3分钟那香气直接把我熏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所以选茶时一定要看清年份,新茶(3年内)提议泡,老茶(5年以上)能够试试煮。
茶叶类型 | 推荐冲泡途径 | 体验时间 |
新茶(3年内) | 泡 | 1-2年 |
老茶(5年以上) | 煮 | 5-8年 |
4. 器具差异:不同杯子煮出来的味道天差地别
你有没有试过用玻璃杯泡,陶瓷壶煮结果味道完全不同?其实这很正常。玻璃杯导热快保温差适合迅速出味的茶叶;陶瓷壶保温性好,能让茶慢慢释放香气。我有个同事专门做了个实验,用同样的茶叶玻璃杯泡和陶瓷壶煮,结果香气差异达到40%以上。而且你留意观察那些茶艺师泡茶时总会先烫杯,这可不是多余的步骤是提升温度均匀性的关键。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茶会,主办方同时提供了玻璃杯和紫砂壶,我分别尝试后发现紫砂壶煮出来的茶汤颜色更深,口感更醇厚这差距不是一点点!
5. 水质作用别小看这杯水的差异
其实有时候你方法都对,就是喝不出别人说的那种味道,疑问或许出在水上。硬水和软水泡出来的茶味道差许多,你想想水里钙镁离子多了,茶里的茶多酚结合后苦涩味自然重。我有个朋友专门做了个对比,用纯净水、自来水、山泉水分别泡同一款陈皮普洱,结果满意度分别是90%、60%、85%。你看山泉水居然比纯净水还好喝。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那些名茶产地都强调要用当地水泡茶的起因吧。
6. 个人口味:其实答案在你自身的嘴里
其实说到底煮还是泡,没有绝对的对错。我有个客户特别奇怪就喜爱把新茶煮着喝结果煮出来居然有种特别的果香。后来我才发现他的煮茶办法很特别每次都会加几粒冰糖,你看这就是个人口味的奇妙之处,所以别被那些所谓的"正确方法"束缚,大胆尝试找到适合本身的才是的。
就像我邻居张大爷说的:"茶这东西喝得就是个心情煮着开心就煮,泡着舒服就泡哪那么多规矩。"
7. 未来趋势:智能茶具或转变传统形式
其实现在有些智能茶具已经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时间了,未来也许咱们不需要纠结煮还是泡,比如某新出的智能茶壶,能依照茶叶类型自动更改煮茶程序,这大概就是科技转变生活的体现吧,不过话说回来那种自身摸索出来的形式,那种突然找到"正确方法"的惊喜,或许才是喝茶最迷人的地方。
这茶到底怎么喝?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其实的方法可能不是单纯的煮或泡,而是先泡后煮。先泡3分钟把苦涩味洗掉,再倒入小锅中煮2-3分钟,这样既能保留陈皮的香气,又能让普洱的滋味充分释放。下次你再泡陈皮普洱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邵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