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爱喝茶的人尤其是普洱茶,以前买茶都是看价格表,觉得那上面写得明理解白,应不会有疑问,但后来才发现有些价格表其实藏着不少猫腻。
去年我朋友小王就中招了,他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信记普洱茶价格表”,看起来挺正规的还附带了每款茶的年份、产地和价格,他以为自身找到了宝藏,结果买回来后发现味道不对,价格也比市场高了不少。
这让我着手反思信记的价格表到底靠不靠谱? 我决定亲自去查一查,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
“信记”这个词在茶叶圈里挺常见的,许多人把它当成一种“认证”或“权威”。但其实它并不是认证的标签,更多是一种商家自用的登记途径。
我问过几个茶商他们说:“咱们也有自身的‘信记’,就是记录每一批茶的出处、加工过程和价格,” 但难题是这些信息往往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外人根本看不到。
要是你看到一个“信记普洱茶价格表”,千万别以为它是数据,很或许只是商家自身编的。
有一次我去茶市碰到一位老茶客,他跟我说了个故事:
他说“我也没动这饼茶为什么价格会涨这么多?” 那个茶商告诉他:“你买的不是茶是炒作。”
这就是所谓的“涨价陷阱”——价格表上的数字可能只是个诱饵,真正的价格其实由市场、炒作甚至人为操作决定。
我本身也试过买“信记普洱茶”。那天我在一个茶馆里看到一份价格表上面写着“2016年古树茶,价格1500元/饼”。我心想:“这价格听起来不错而且年份也不算太老。” 于是就买了。
结果喝了几个月后我发现这茶的味道有点奇怪,口感不像正宗的古树茶。后来我找了个懂茶的朋友来尝,他说:“这茶可能是拼配的根本不是什么古树茶。”
我这才意识到价格表上写的不一定是真的。有时候商家为了卖高价会故意模糊信息,甚至。
我总结了几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也不是说所有“信记”都不靠谱,有些商家确实有信誉但关键是要学会分辨。
现在我买茶的时候不会再只看价格表,而是会多花点时间去掌握茶的、来源和品质。
毕竟喝茶是一门学问,不是看几行字就能搞定的。
期待我的经历能帮到你们,别被价格表骗了买茶要用心,更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