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茶友们!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怎么亲手制作500g黄印普洱茶。这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专业教程,就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方法,可能不完美,但绝对实用!
黄印普洱,对我来说,就像老朋友一样亲切。那独特的香气,醇厚的口感,每次喝都感觉特别舒服。自己做,更是多了份乐趣和成就感。
咱们先看看需要啥材料:
记住,毛茶是灵魂!我一般会选条索清晰、色泽油润的,这样出来的茶饼才够看。
把500g毛茶倒出来,摊开晾一下,散散潮气。大概晾个15-20分钟就行,别晾干了,保持点湿润感。
这一步很重要,能避免压的时候碎得太厉害。
如果毛茶不够均匀,可以稍微筛一下,把碎末和整片分开。
我个人喜欢加点碎末进去,压得更紧实,口感层次也丰富些。比例大概整片占8成,碎末占2成吧,自己把握。
这是关键一步!把茶放蒸桶里,大火蒸。大概蒸5-8分钟,直到茶叶变得非常柔软,像橡皮泥一样。
注意别蒸过头了,会失去风味;也别不够,压不紧。 我一般用手捏一下,感觉软而不粘手就行。
趁热把茶倒进模具里,快速整理均匀。用手轻轻压实,别太用力。
记得在中间留个小凹槽,这就是“黄印”的标志!这个凹槽深度自己喜欢就好,深点浅点都行。
盖上模具盖子,用压板压。先轻压几下,让茶定型,然后逐渐加重。
压到感觉茶饼结实,边缘清晰就行。别压太碎,会很难看!
慢慢抬起压板,小心地把茶饼倒出来。第一次可能有点手抖,别急,多试几次就好了。
看看形状,不满意可以稍微修整一下边缘。
把茶饼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自然风干。这一步很考验耐心!
不能晒太阳,也不能太潮湿。大概需要7-15天,具体看天气。摸起来感觉内外都干了,就可以收起来了。
我一般会用竹筛子架空晾,底下垫个东西,防止返潮。
“制茶如做人,急不得,也慢不得。”
咱们做的这个500g黄印普洱,特点还是很明显的:
特点 | 说明 |
---|---|
香气 | 干茶有陈香,冲泡后香气丰富,可能带点花香、果香或樟香。 |
汤色 | 刚做好时可能是金黄或橙黄,随着时间推移会变深。 |
口感 | 醇厚顺滑,回甘明显,可能有“山头味”。 |
转化 | 适合长期存放,越陈越香。 |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也遇到不少问题,总结了一下:
答:可能是蒸的时间不够,或者压制时太用力了。下次注意调整蒸的时间和压制的力度。
答:太可惜了!说明环境太潮湿。下次要确保通风干燥,或者用无水氯化钙吸湿。
答:确实有点大,内部转化可能慢一些。不过自己喜欢就好,切开来喝也行。
好了,大概就是这些。制作500g黄印普洱茶,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最主要是多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自己做的茶,喝起来就是不一样。那种从选料、制作到品饮的全过程参与感,是买来的茶给不了的。
希望这篇“不完美”的分享能帮到有同样想法的朋友。祝大家都能做出自己满意的好茶!
🍵 品茶,品生活 🍵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chapin/0829208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