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借钱你担责?信用贷款连带责任真相曝光!(避坑指南实测揭秘)

来源:贷款
龙芳-债务结清者 | 2025-07-11 14:34:4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亲属借钱你担责?信用贷款连带责任曝光!

避坑指南实测

最近刷短视频总看到那种“亲妈坑儿子贷款”的段子看得我是一身冷汗!这年头借钱是真不能含糊尤其是信用贷款,你说家里人会不会被拖下水?今天咱就来把这事捋清楚亲属借钱你到底要不要负责?

无连带责任:大部分情况,家人是“局外人”

先说个人信用贷款,家人通常不背锅! 这不是吹牛是法律规定的。借款合同里,只有你和银行两方,你家那位就算天天在你耳边念叨法律上也是“局外人”,不会因为留了个电话就变成连带责任人。

就像我那个哥们儿,前年贷了笔钱搞创业,他爹天天打电话问“儿子,钱够不够花?”后来他还不上,银行催收也没找他爹,直接天天给他发短信,内容嘛…“您尾号XXXX的账户已逾期,请速还款”,后面还加了个哭脸表情包。

  1. 合同主体是“你”和“银行”,你家那位只是“知情者”,不是“参与者”。
  2. 除非有明确约定,否则家人就是“吃瓜群众”,不是“责任人”。
  3. 银行催收电话?那只是例行公事,不是“传唤令”。

特殊情况:这3种情况,家人可能要“背锅”

法律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几种情况,你家那位可能真的要“上梁山”:

  • 当了“担保人”:江西那个案例,妈给女儿担保30万贷款,最后判妈连本带利还。这叫“连带责任担保”,签了字就等于签了“卖身契”。(个人感受:这妈也是够拼的,女儿要钱不给,担保倒是挺积极!)
  • 成了“共同借款人”:比如夫妻一起贷款装修,那俩人都是“债务人”谁还不上,银行都可以找谁。
  • 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虽然2025年杭州那个案例里,老公债老婆不用还,但假若是正常开销,比如育儿、看病,那配偶可能要“帮忙”。
情况 家人是否担责 法律依据
仅留电话 民法典第687条
作为担保人 民法典第686条
共同借款人 民法典第519条

网贷的“坑”更隐蔽!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网贷。那些平台可精了,套路多到让人头皮发麻:

  • “共同借款”陷阱:合同里偷偷加上“配偶”名字,等你发现,已经晚了。
  • “担保”暗箱操作:签协议时故意跳过担保条款,等你逾期突然冒出个“担保人”。
  • “催收”:不找你,直接给你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美其名曰“提醒”。

信用贷款亲属有连带责任

个人感受:那些催收电话,简直就是“电话炸弹”,一通接一通,听得人想原地爆炸!)

避坑指南:4招教你守住钱袋子

  1. 看清合同:特别是签名栏,有没有“共同借款人”“担保人”这类字眼?不确定就别签!
  2. 拒绝担保:亲戚朋友让你担保?先问问他“你打算怎么还”,再决定要不要“背锅”。
  3. 保护家人信息:留电话可以,但别随便写身份证号、住址等敏感信息。
  4. 逾期别慌:真还不上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协商,别让事态升级。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信用贷款亲属有连带责任

信用贷款这东西,就像“双刃剑”,用好了是“救急良药”,用不好就是“催命符”。记住:家人不是你的“备胎”更不是银行的“备胎”。

下次再有人问你“能不能帮我贷款”,或者银行突然让你加个“紧急联系人”,三思!再三思! 这年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对吧?

个人看法:现在这社会借钱真的要谨慎,不然最后可能连“亲戚”都没得做!)

👇👇👇

精彩评论

编辑:龙芳-债务结清者 责任编辑:龙芳-债务结清者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亲属借钱你担责?信用贷款连带责任真相曝光!(避坑指南实测揭秘)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