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2017双十一消费贷款真的靠谱吗?揭秘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去年双十一我真是被那些"先消费后还款"的广告给忽悠惨了!看着满屏的"0利息"、"免手续费"手一抖就点了几个分期付款。结果呢?每个月工资刚发就被扣走一大笔连个泡面钱都不剩😭。后来才发现那些看似诱人的优惠背后全是坑!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那些消费贷款的看完真的会让人一身冷汗!
双十一期间各种"免息分期"、"低门槛贷款"的广告铺天盖地看起来超诱人但实际上暗藏。很多小伙伴像我一样被这些花哨的宣传冲昏头脑最后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消费贷款的陷阱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你不知道的!
所谓的"免息分期"听起来很美好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不过是商家的营销套路。很多所谓的"免息"产品要么需要支付高额的手续费要么需要购买指定商品才能享受要么设置了各种隐形门槛。实际上这些"免息"产品背后的综合年化利率往往高达20%以上,比银行信用卡分期还要高得多!
别被"免息"两个字迷惑了,仔细看清合同里的每一个条款,特别是那些小字部分,很可能藏着让你哭晕在厕所的陷阱!
分期付款看着好像每个月还一点压力小,但实际上,你每个月还的钱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利息和手续费。很多消费贷款平台的手续费率表面上不高,但折算成年化利率,可能比信用卡分期还贵!比如一个1000元的商品,分12期付款,手续费率3%,看起来是30元,但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超过15%!
更坑的是,很多平台的分期手续费是"先息后本",也就是你借了1000元,但实际到手可能只有900元,而利息却是按1000元计算的,这种计算方式简直让人血压飙升!
分期期数 | 表面手续费率 | 实际年化利率 |
---|---|---|
3期 | 1.5% | 约10.5% |
6期 | 3% | 约16.2% |
12期 | 6% | 约20.1% |
很多人以为逾期就只是罚点钱,大不了晚点还呗。但消费贷款逾期后,后果可能远超你的想象!逾期罚息通常非常高,每天可能要收万分之五的利息,而且还会产生违约金。逾期记录会被上报征信,影响你未来申请房贷、车贷等业务。最可怕的是,一些网贷平台还会采取各种催收手段,比如频繁电话轰炸、向亲友你的欠款信息等简直让人社死!
记住!一旦逾期,你欠的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可能变成你无法承受的债务!
双十一期间,各种消费贷款平台都会给你发各种"恭喜获得XX额度"的通知,看着那些高额的额度,是不是感觉钱包瞬间鼓了起来?但实际上,这些"授信额度"并不代表你能随便用。很多平台会设置各种限制,比如只能购买指定商品,或者只能用于特定场景。更坑的是,有些平台还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自动授信",让你不知不觉就借了钱!
更离谱的是,有些平台会给你一个远高于你实际偿还能力的额度,诱使你过度消费,最后导致债务危机。这种"杀猪盘"式的营销手段,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申请消费贷款需要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去年就发生过某消费金融平台用户数据泄露的,导致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被,很多人因此遭受诈骗。
更可怕的是,很多小平台的保护措施非常薄弱,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安全团队。你的个人信息在这些平台上可能就像放在大街上一样,毫无可言!
保护个人信息的小贴士:
很多人以为,提前还款是好事,可以少付利息。但在消费贷款领域提前还款可能反而会让你多花钱!很多消费贷款平台在合同里设置了提前还款违约金条款,假若你提前还款,可能需要支付剩余本金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更坑的是,有些平台的违约金比例非常高,比如剩余本金的3%-5%,这意味着你可能提前还款反而更亏!这种"霸王条款"简直让人无力吐槽!
在申请消费贷款前,一定要看清合同里的提前还款条款,避免以后吃大亏!
消费贷款的利率计算方式非常复杂,很多平台故意使用各种"障眼法",让人看不懂实际利率。比如有些平台会使用"日利率"、"月利率"等概念让人误以为年化利率很低。但实际上,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所有贷款产品都必须明确标注年化利率。
更离谱的是,有些平台还会使用"砍头息"等违法手段,比如你借1000元,到手可能只有800元但利息却按1000元计算。这种做法已经涉嫌违法,但很多消费者却浑然不知!
记住!按照法律规定,所有贷款产品都必须明确标注年化利率,这是你判断贷款成本的最重要依据!
很多人以为,逾期后催收就是打个电话提醒一下。但实际上,一些消费贷款平台的催收手段非常疯狂,甚至涉嫌违法!比如频繁拨打你的电话,甚至扰你的家人朋友;威胁你、恐吓你;使用侮辱性语言;甚至上门催收等。
更可怕的是,有些催收人员还会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比如跟踪你、拍你的照片、散布你的个人信息等。这种催收方式简直让人生活在恐惧之中!
假若你遭遇了催收,一定要及时收集证据,向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双十一消费贷款看着诱人,但实际上暗藏各种陷阱。作为消费者,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花哨的宣传冲昏头脑。在申请消费贷款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那些小字部分;要计算清楚实际利率,不要被表面的"低利率"迷惑;要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不要过度负债。
我想说:消费贷款可以救急,但不能滥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我们更应该理性消费,量入为出,不要让一时的冲动,变成长期的负担!💪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tong/1238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