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双十一消费贷款真的靠谱吗?揭秘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来源:贷款-合作伙伴 时间:2025-07-12 17:33:18

2017双十一消费贷款真的靠谱吗?揭秘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2017双十一消费贷款真的靠谱吗?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

去年双十一我真是被那些"先消费后还款"的广告给忽悠惨了!看着满屏的"0利息"、"免手续费"手一抖就点了几个分期付款。结果呢?每个月工资刚发就被扣走一大笔连个泡面钱都不剩😭。后来才发现那些看似诱人的优惠背后全是坑!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那些消费贷款的看完真的会让人一身冷汗!

关于消费贷款你必须知道的8件事

2017双十一消费贷款

双十一期间各种"免息分期"、"低门槛贷款"的广告铺天盖地看起来超诱人但实际上暗藏。很多小伙伴像我一样被这些花哨的宣传冲昏头脑最后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消费贷款的陷阱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你不知道的!

1. 真的"免息"吗?

所谓的"免息分期"听起来很美好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不过是商家的营销套路。很多所谓的"免息"产品要么需要支付高额的手续费要么需要购买指定商品才能享受要么设置了各种隐形门槛。实际上这些"免息"产品背后的综合年化利率往往高达20%以上,比银行信用卡分期还要高得多!

别被"免息"两个字迷惑了,仔细看清合同里的每一个条款,特别是那些小字部分,很可能藏着让你哭晕在厕所的陷阱!


2. 分期手续费到底怎么算?

分期付款看着好像每个月还一点压力小,但实际上,你每个月还的钱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利息和手续费。很多消费贷款平台的手续费率表面上不高,但折算成年化利率,可能比信用卡分期还贵!比如一个1000元的商品,分12期付款,手续费率3%,看起来是30元,但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超过15%!

更坑的是,很多平台的分期手续费是"先息后本",也就是你借了1000元,但实际到手可能只有900元,而利息却是按1000元计算的,这种计算方式简直让人血压飙升!

分期期数 表面手续费率 实际年化利率
3期 1.5% 约10.5%
6期 3% 约16.2%
12期 6% 约20.1%

3. 还款逾期有多可怕?

2017双十一消费贷款

很多人以为逾期就只是罚点钱,大不了晚点还呗。但消费贷款逾期后,后果可能远超你的想象!逾期罚息通常非常高,每天可能要收万分之五的利息,而且还会产生违约金。逾期记录会被上报征信,影响你未来申请房贷、车贷等业务。最可怕的是,一些网贷平台还会采取各种催收手段,比如频繁电话轰炸、向亲友你的欠款信息等简直让人社死!

记住!一旦逾期,你欠的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可能变成你无法承受的债务!


4. 贷款额度真的可信吗?

2017双十一消费贷款

双十一期间,各种消费贷款平台都会给你发各种"恭喜获得XX额度"的通知,看着那些高额的额度,是不是感觉钱包瞬间鼓了起来?但实际上,这些"授信额度"并不代表你能随便用。很多平台会设置各种限制,比如只能购买指定商品,或者只能用于特定场景。更坑的是,有些平台还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自动授信",让你不知不觉就借了钱!

更离谱的是,有些平台会给你一个远高于你实际偿还能力的额度,诱使你过度消费,最后导致债务危机。这种"杀猪盘"式的营销手段,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5. 信息安全有保障吗?

申请消费贷款需要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去年就发生过某消费金融平台用户数据泄露的,导致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被,很多人因此遭受诈骗。

更可怕的是,很多小平台的保护措施非常薄弱,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安全团队。你的个人信息在这些平台上可能就像放在大街上一样,毫无可言!

保护个人信息的小贴士:

  1. 尽量选择正规大平台申请贷款
  2. 申请前仔细阅读政策
  3. 不要轻易提供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4. 定期检查自己的征信报告

6. 提前还款要收违约金?

很多人以为,提前还款是好事,可以少付利息。但在消费贷款领域提前还款可能反而会让你多花钱!很多消费贷款平台在合同里设置了提前还款违约金条款,假若你提前还款,可能需要支付剩余本金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更坑的是,有些平台的违约金比例非常高,比如剩余本金的3%-5%,这意味着你可能提前还款反而更亏!这种"霸王条款"简直让人无力吐槽!

在申请消费贷款前,一定要看清合同里的提前还款条款,避免以后吃大亏!


7. 贷款利率真的透明吗?

消费贷款的利率计算方式非常复杂,很多平台故意使用各种"障眼法",让人看不懂实际利率。比如有些平台会使用"日利率"、"月利率"等概念让人误以为年化利率很低。但实际上,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所有贷款产品都必须明确标注年化利率。

更离谱的是,有些平台还会使用"砍头息"等违法手段,比如你借1000元,到手可能只有800元但利息却按1000元计算。这种做法已经涉嫌违法,但很多消费者却浑然不知!

记住!按照法律规定,所有贷款产品都必须明确标注年化利率,这是你判断贷款成本的最重要依据!


8. 催收手段有多疯狂?

很多人以为,逾期后催收就是打个电话提醒一下。但实际上,一些消费贷款平台的催收手段非常疯狂,甚至涉嫌违法!比如频繁拨打你的电话,甚至扰你的家人朋友;威胁你、恐吓你;使用侮辱性语言;甚至上门催收等。

更可怕的是,有些催收人员还会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比如跟踪你、拍你的照片、散布你的个人信息等。这种催收方式简直让人生活在恐惧之中!

假若你遭遇了催收,一定要及时收集证据,向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

双十一消费贷款看着诱人,但实际上暗藏各种陷阱。作为消费者,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花哨的宣传冲昏头脑。在申请消费贷款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那些小字部分;要计算清楚实际利率,不要被表面的"低利率"迷惑;要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不要过度负债。

我想说:消费贷款可以救急,但不能滥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我们更应该理性消费,量入为出,不要让一时的冲动,变成长期的负担!💪

精彩评论

头像 汪辉-上岸者 2025-07-12
2017年11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7年“双十一”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称,在“双十一”整个体验周期内,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 除了假打折、假促销之外,假海淘也在2017年受到社会的关注。2017年5月。月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2743亿元,环比上升33%。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源于“双11”的活动效应,部分平台趁此通过加息、红包等奖励活动,带动了11月成交量环比上涨。12月1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整顿“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业内人士表示。
头像 蒋强-已上岸的人 2025-07-1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仅以信用卡分期、个人消费贷款和小额贷款这三大类型为基础资产,统计发现,2017年它们的消费金融ABS发行数量高达208单,发行规模为49851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356%。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个人消费贷款ABS有163单,规模达34303亿元,占总体的近七成。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分析称:“在巨大的融资需求下。
头像 盛平-实习助理 2025-07-12
经过11年的发展,如今“双11”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购物狂欢节。在这些振奋人心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是消费升级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一个新现象,即如今95后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成为了网络消费的主力军。有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京东与广东省质监局签署《关于开展消费品执行标准明示与鉴证合作备忘录》,首次在电商平台开启落实电商产品质量先行赔付、标准明示与鉴证的机制,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从今年年初开始,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圆通、菜鸟、京东、顺丰等多家、电商企业陆续推出面单。
头像 施子涵-债务助理 2025-07-12
据了解,任性贷最高20万额度,最快20秒到账,包括消费分期和信用贷款。其中,消费分期依托于苏宁线下门店开展,提供给消费者0首付、低费率的商品分期服务,支持随借随还,让消费者“先享后付”; 信用贷款则支持用户提现至个人银行卡,解决短期资金需求,享受“资金无忧,生活不愁”。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上月信贷或增9000亿 受房贷需求较强、“双11”消费,以及政策性银行加大面向棚改和扶贫的信贷投放等因素影响,2017年11月新增贷款规模达12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这也推动2017年前11个月信贷增量达194万亿元,较2016年同期多增33万亿元,11个月中仅有两个月的信贷增量同比下降。
头像 吕松-律界精英 2025-07-12
作为个人重要的信贷与支付工具,10年来,信用卡与“双11”共成长,也见证中国消费的历史变迁。以招商银行信用卡数据为例,2011年,它的“双11”当日交易额才18亿元,而今年“双11”,招行信用卡交易额高达247亿元,同比2017年当天204亿元的交易额增长21%。 交易额逐年攀升。首先,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把大多数购买需求放在双十一当天,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商家对库存的要求。 其次,双十一期间的激烈竞争,商家不仅要想办法做好营销和策划,还得砸下大笔预算做好市场和推广。 可谓是痛苦与快乐并存。 天猫淘宝商家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支用客户数102万(使用了贷款服务的用户),2016年为143万。
头像 顾海-债务征服者 2025-07-12
11月17日,上海白领王姣收到了“双十一”网购的最后一个包裹。王姣告诉《》记者,今年“双十一”她网购消费近2万元,买了床垫、衣服和各种日用品,与去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她第一次尝试使用了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消费贷款。“除了信用卡,我还用‘’支付了9000多元的网购消费。第一次秒杀秒到了。今年以来各路低门槛互联网信贷(包括限定用款场景的消费信贷、和不限定资金用途的短期贷)的疯长,极大地推高了居民个人杠杆。有资深银行零售业务人士向记者直指:居民加杠杆的路径,已经从资产型消费(购置房产)向纯消费型消费转移。 天猫双11创下的1682亿天量交易额,就是全民消费狂欢最具代表性的缩影。
头像 桑昊-财富自由开拓者 2025-07-12
马云在去年就说过,今年不会公布阿里双11的销售额了,因为“GMV(交易总额)没有意义”。Jack马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大众消费的底层结构开始变了。另外一个电商巨头刘强东讲得更清楚:电商过去完全是靠低价驱动,现在已经完全靠品质和服务来驱动。阿里的“双11”历经九年之后,虽然交易总额在去年仍然攀升了295亿。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tong/12386695.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