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哎哟喂,各位老铁!是不是一提到小额贷款入账就头大?感觉比搬砖还累?别慌!今天咱就来唠唠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手把手教你搞定小额贷款入账这块儿,保证你一看就懂,三步搞定!让你在贷款路上少走弯路,顺便还能帮你省下不少冤枉钱!
先别急着反驳!咱先得知道,小额贷款公司跟咱们平时打交道的一般公司,那做账方法还真有点不一样。为啥?因为人家玩的是金融会计准则,咱普通公司那是企业会计准则。听起来是不是就有点晕?别怕,咱用大白话给你捋捋!
简单来说,小额贷款公司就是搞钱的,发贷款、收利息是他们的主业。怎么把借来的钱、放出去的钱、收来的利息都记清楚,那可是门大学问!记错了,可能就是大麻烦,亏起钱来那叫一个“Duang~”(模仿快速反应的声音)!
好了,废话不多说,上干货!记住,咱这里说的是小额贷款公司自己借钱的入账操作,不是你个人或者普通公司借钱的哦!
当你家小额贷款公司辛辛苦苦借来一笔钱,比如从银行或者其他地方借到了200万,这钱到账了,你得先把它记下来!
会计分录是这么干的:
借:银行存款 200万
贷:银行借款 200万
啥意思?
“借:银行存款”:表示你公司账户里的钱实实在在地增加了200万,白花花的银子到手了,美滋滋!
“贷:银行借款”:表示你公司现在欠了别人200万,这是一笔负债,得记清楚,不然到期还不上就完犊子了!
记住,这里贷记的是负债类科目,具体叫啥名字(比如“银行借款”、“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得看你家公司的规定,但意思就是你欠钱了!
借钱总是要还利息的,对吧?这笔钱借来,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你都得算算利息是多少。
比如,你借的一年期200万小额贷款,月利率是“六厘”,也就是0.6%。每个月就得计算利息。
怎么算?
200万 × 0.6% = 1.2万
每个月得付1.2万的利息。
这笔利息,会计上叫“财务费用”。你得按期计提,也就是算出来,记在账上。
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以一个月为例):
借:财务费用 1.2万
贷:应付利息 1.2万
啥意思?
“借:财务费用”:表示你公司因为借了钱,产生了成本,这个成本就是利息费用。
“贷:应付利息”:表示你公司欠着利息没付,这也是一笔负债!
还有啊,借钱的那些手续费、评估费啥的,如果金额不大,可以直接记到“财务费用——贷款服务费”里,直接当期就花掉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还钱的日子了。这时候,你不仅要还本金,还得把之前欠着的利息也一起还了。
假设你每个月都按时付了利息(或者到期一次性付清),现在要还200万本金。
会计分录是跟借的时候相反的:
借:银行借款 200万
贷:银行存款 200万
啥意思?
“借:银行借款”:表示你公司还掉了欠别人的钱,这笔负债减少了。
“贷:银行存款”:表示你公司账户里的钱减少了200万,白花花的银子又出去了,有点肉疼啊!
如果之前计提的利息还没付,现在一起付了,那分录会更复杂一点,还要加上:
借:应付利息 (之前计提的总利息)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总利息)
有时候,老板可能用自己的名义去贷款,然后拿给公司用。这种情况咋办?
其实也不复杂,把老板当成一个“债主”就行!
比如,老板贷了1000万给公司。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万
贷:其他应付款——老板 1000万
意思就是,公司收到了钱,但同时欠了老板的钱。以后还钱的时候,就冲减这个“其他应付款——老板”。
小额贷款公司的账务处理,核心就是围绕借钱和放钱这两件事。借钱入账,就是增加资产(钱到手了),增加负债(欠钱了);还钱出账,就是减少负债(还掉欠款),减少资产(钱出去了)。中间还要算利息,算成本。
虽然听起来有点绕,但只要抓住这几个关键步骤,多练练,多问问,其实也没那么难。毕竟,把账搞清楚了,才能让公司更好地“钱生钱”,实现利润最大化嘛!
希望这篇“大白话”攻略能帮到各位小伙伴!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给更多需要的朋友哦!祝大家财源滚滚,账目清晰,生活美滋滋!😊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le/110518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