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老铁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那些让人头疼的小额贷款陷阱。特别是2025年这些套路越来越隐蔽稍不留神就或许掉坑里。听我一句劝这些坑咱得绕着走。
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贷款。
先说最常见的。我有个朋友小张去年急需用钱在一家号称“秒到账”的APP上借了5000块。结果呢?利息加上各种“服务费”“管控费”,一个月下来就要还800多,你算算年化利率接近300%!
依照条例借贷利率超过LPR(贷款价利率)的四倍就是违法的,目前LPR大概在3.7%左右四倍也就是14.8%。任何高于这个标准的利率都是不合法的!
项目 | 合法范围 | 违法情况 |
---|---|---|
年利率 | ≤14.8% | >14.8% |
月利率 | ≤1.23% | >1.23% |
小张后来才知道那些“服务费”“管控费”都是变相利息,记住:所有花费都要算入总成本,这才是真实的利率!
这招更阴险。所谓“砍头息”就是贷款还没到账钱就被各种花费扣掉了,比如你说借1000块到手或许只有700块但还款时还是按1000块算利息。
我表弟去年就被坑过。他急需2000块应急对方说先扣掉500块“保证金”,等他还款时再退。结果还了2000块保证金也没退还被他威胁要告上征信。
此类操作在法律上叫“预扣利息”,是确定禁止的!要是遇到此类情况能够直接报警或向银监会投诉。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确定条例:“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该依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2025年这类套路提升了!现在许多APP打出的广告是“日息0.05%”,听起来很低对吧?但仔细一看是“日息0.05%另有服务费20%”,算下来年化利率轻松超过100%。
更过分的是有些平台会用“低息分期”做噱头但隐藏着超高手续费。比如分期手续费看似恰当,但加上利息后实际年化利率或许高达40%!
催收这事儿现在更恶心了,小王前年借了5000块逾期后催收的不仅打他电话,还给他单位、家人、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甚至P图发到他朋友圈。
记住合法催收只能沟通借款人本人,不能扰亲友,更不能采纳侮辱、威胁、恐吓等手段。遇到这类情况直接报警。
2025年最该警惕的是“套路贷”。我邻居大李的经历就是个典型例子,他急需用钱找了个“贷款公司”对方让他先办张信用卡,然后“指导”他取现、转账,最后以“操作失误”为由,需求他再借一笔钱“平账”。
就这样他欠了10万,很快滚到了50万!这类“以贷还贷”的操作,就是典型的套路贷目的就是让你永远还不清!
遇到此类情况记住:立即停止所有转账,保留证据报警。不要怕“作用征信”套路贷本身就是违法的!
说了这么多坑咱们得知道怎么避开。我整理了几个实用提议:
小贴士正规贷款平台会在公示金融牌照信息,不确定的能够查银保监会核实。
老铁们2025年的小额贷款市场水更深了。记住任何让你感到不安的贷款,都不要碰!💪 保护好自身别让“救急的钱”变成“要命的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不贪小便宜不轻信“低息”,不随意授权不惧威胁,守住自身的钱袋子比什么都要紧。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kou/0937267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