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茶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西泠印社拍卖的那些普洱茶事儿,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在拍卖会上叫出天价的普洱茶饼,到底有啥魔力?
西泠印社你或许听过它搞篆刻、卖字画,但搞普洱茶拍卖这波操作确实有点“出圈”了。
说起西泠印社你第一反应或许是“啊,那个搞印章的吧?”没错它是中国最有名的金石篆刻组织之一,不是卖茶叶的,不过呢这几年它也着手玩起了普洱茶拍卖,而且玩得还挺“野”。
2018年春季拍卖会上西泠印社搞了个“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一共156件拍品主要就是紫砂壶和普洱茶,当时成交了2140万成交率还超过了90%,这数据啧啧真不赖。
其实我起初也挺纳闷的,西泠印社不是搞艺术的吗?怎么突然跨界搞起了茶叶?后来我才理解这或许是他们“好的变革以坚守为基础”理念的体现——坚守艺术收藏,同时变革拓展新领域。
咱们来看看这些年西泠拍卖过的那些“茶中贵族”:
“普洱茶贵在‘陈’。”——西泠印社拍卖负责人李东溟
其实吧我之前也买过几饼“好茶”,结果一喝差点没忍住吐了。这滋味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
说实话普洱茶拍卖这事儿,我一直有点“吃不准”。你说它是艺术品吧它本质还是个茶叶;你说它是普通商品吧,动辄几十上百万的价格又让人咋舌。
西泠印社搞普洱茶拍卖,有人说是“跨界”有人说是“蹭热度”,毕竟拿“西泠印社”这名字来搞普洱茶,听着就挺唬人,我以前只听说过他们做印章、书法这些,没想到现在连茶叶都敢“蹭热度”。
不过话说回来西泠印社确实有它的“看家本领”。他们搞的那些“典藏普洱茶及茶具专场”,看起来还是挺专业的。而且他们每年四月的普洱茶专场,据说拍品数量比去年多了20%,价格也“水涨船高”了。
近年来普洱茶市场确实又热起来了。西泠拍卖作为国内知名的拍卖行,它的普洱茶拍卖登记自然导致了广泛留意。
特别是其中一件名为“同兴号一筒七饼”的普洱茶拍品,据说当时导致了不小的轰动。不过这也让若干人着手担忧“炒作风”再起。
西泠印社拍卖负责人李东溟说“由于云南干旱和原材料上涨等诸多因素,普洱茶上涨了三成最多达到一倍。”这话听着确实有点“刺激”啊。
其实吧普洱茶市场就像一个“江湖”,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老茶因其稀缺性和长久的陈化时间,在市场上呈现出极高的收藏价值,茶饼上的特别标识使其更具吸引力。
展柜中那些古董般的普洱茶,其背后的故事和价值往往需要藏家具备深厚的眼力和独到的悟性才能洞察。
那么疑问来了:拍卖普洱茶时怎么样实行准确区分呢?
比如西泠拍卖中提到的“八十年代中茶绿印普洱茶饼”,就因为“特别的历史和优质原料”而受到留意。这款茶饼以精选的云南大叶种乔木茶为原料,经过精心压制而成茶叶选青上乘。
还有“宋聘号铁饼”据说在2021年7月23日的西泠印社春拍中表现不俗。这款二十八年晋隆祥号制的生普洱茶,历经沧桑岁月依旧保持着其特别的魅力。
拍品名称 | 创作年代 | 估价(RMB) | 成交价(RMB) |
---|---|---|---|
1999年大渡岗野生圆宝七子饼普洱生茶 | 1999年 | 72,000-100,000 | 103,500 |
90年代初8592七子饼普洱熟茶(紫天) | 90年代初 | 18,000-30,000 | 32,000 |
20世纪50年代大字绿印圆茶 | 20世纪50年代 | 550,000-600,000 | 未透露 |
不过说实话,这些价格确实让人有点“望茶兴叹”。对普通茶友而言或许一辈子也碰不到这样的“茶中珍品”。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对普洱茶拍卖这事儿,有几个“掏心窝子”的话想说:
其实西泠印社搞普洱茶拍卖,可能也是想“盘活”一下市场,毕竟茶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嘛。
不过对普通茶友而言,可能更关心的是:我能不能买到“真家伙”?
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有些商家拿“西泠印社”这名字来搞普洱茶,包装看起来高端实际可能是假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被骗,因为名字听起来很专业,其实跟茶叶没关系。
你倘使看到什么“西泠印社”版的普洱茶,多留个心眼。毕竟西泠印社不是卖茶叶的,它是搞艺术的。
西泠印社拍卖普洱茶这事儿,确实挺“出圈”的。它既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致敬”,也是对市场的一种“试探”。
对普通茶友而言可能更关心的是:我能不能买到“真家伙”?能不能喝到“好茶”?
不过话说回来,普洱茶拍卖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它让咱们看到了茶文化的另一种可能,也让咱们思考茶到底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艺术品?
我想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完结这篇文章:“茶瘾犯了谁懂啊!”😂
☕️🍵🌿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chatong/180686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