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跟几个朋友一起喝茶,聊到熟茶普洱的味道结果发现大家描述起来都挺费劲的,有人说像酱油有人说像木头还有人说像巧克力... 这么多说法,到底哪个靠谱?搞得我有点懵圈难道是大家的味蕾都跑偏了? 为了搞清楚这事儿我决定亲自上手,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简单说熟茶普洱就是用特定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工艺做出来的茶,这个过程就像给茶叶做“”,让它迅速变成熟,熟茶和生茶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经过人工发酵,喝起来熟茶一般比生茶更柔和,不会那么刮喉咙,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入门会先选熟茶。
这主要是因为“渥堆”发酵这个过程,茶叶在湿热的环境里各种微生物(比如霉菌、细菌)会大显身手,把茶叶里的物质转化成各种新的东西。比如茶多酚变少了咖啡碱或许变化不大,但会发生部分新的糖类、有机酸、甚至是若干特殊的醇类。 这些新东西凑在一起,自然味道就五花八门了,就像厨房里食材多了能炒出多少种菜?
有酱油味主要是因为在发酵进展中,蛋白质和氨基酸被分解了。酱油本身不就是豆子发酵来的吗?熟茶里的蛋白质虽然少点,但发酵厉害了也能分解出部分类似酱油风味的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 尤其是部分年份不太长或发酵比较“猛”的熟茶,此类味道会更明显。不过别担忧不是真的加了酱油哦。
茶叶本身就有植物纤维,这玩意儿天然就带点木头味。再加上发酵过程若干木质素的降解产物也会贡献出类似木头的香气,而且许多熟茶会存放在陶罐或是竹篓里,这些容器本身的味道也或许被茶叶吸收一部分。喝到点木质香太正常了这解释茶叶还保留了点“原生态”的感觉。
不是幻觉!这主要是因为熟茶经过发酵,糖类物质会发生转化和聚合,若干单糖、双糖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类似焦糖或可可的香气。而且好的熟茶常常比较“醇厚”,口感顺滑这类“厚实感”很简单让人联想到吃巧克力时的满足感。当你喝到巧克力味时解释这茶或许做得还不错,至少“甜感”和“厚度”有了。
当然大了!新熟茶往往味道比较“杂”,甚至有点“堆味”(就是渥堆发酵留下的那股特殊气味)。放个几年这些刺激性气味会慢慢褪去,茶汤变得更柔和、顺滑, 同时部分不好的味道(比如堆味、霉味)会消失,好的风味(比如陈香、甜香)会慢慢显现出来。同样是熟茶十年陈的和一年陈的喝起来那感觉能差十万八千里。
有差别但不是绝对的。普洱茶主要产自云南不同山头、不同地块的茶树,因为土壤、气候、海拔不一样,基础滋味就有差异。 比如有的地方茶多酚含量高,有的地方氨基酸含量高。这些基础物质在发酵期间,也会作用最终的风味走向。不过熟茶的发酵工艺作用更大,所以有时候不同产区的熟茶,喝起来差别没生茶那么明显,但细品还是能喝出点不同来的。
其实不用太纠结用词多专业,关键是抓住你自身的真实感受。比如:
把上面几点结合起而言,哪怕说“有点像小时候喝过的那个酱油汤,但甜一点”也比干巴巴地说“还行”强多了。关键是真诚地表达你的感受,别怕说错喝茶嘛开心最要紧!
所以你看形容熟茶普洱的味道,其实没那么神秘。知道了它的出身、经历和变化,再结合本身的感受去描述,就能找到合适的词儿了。下次再喝茶试试看也许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呢。😉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