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到朋友说信用卡欠款3万,本来以为只是小数目结果突然收到传票,对方律师居然“人间蒸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欠款疑问从来不是小难题,尤其是当法律程序介入时,每一步都或许踩坑。
你有没有试过明明欠的是钱,结果的人本身“消失”了?比如我表弟去年信用卡欠了3万收到起诉通知,结果对方律师电话打不通,地址也查不到。其实这事儿比想象中更糟,据统计2023年有超过20%的信用卡纠纷案件中,起诉方因各种起因难以沟通。
*触觉感受:* 拿着传票手心全是汗感觉就像悬在头顶的剑。
你或许将会想起诉人消失,是不是就没事了?其实不然。比如我邻居欠款2.8万对方律师突然失联,结果直接判他败诉,还要承担诉讼费,对比来看正常流程下诉讼周期平均3个月,但对方失踪后时间可能拖到半年甚至更长。
其实你看数据就理解了,正常情况下信用卡纠纷案件平均胜诉率是45%,但起诉方失踪后这个数字会降到30%以下。比如我同事欠4万对方律师失联,最后不仅全款要还还多付了20%的滞纳金。不过这也不是绝对关键看你怎么应对。
正常流程 | 胜诉率45% |
起诉人失踪 | 胜诉率30%以下 |
你也许会问那现在该怎么办?其实关键是要自觉出击。比如我朋友欠3.2万对方律师失联后,他第一时间沟通了信用卡中心,提供了自身的还款计划,结果最终只判他还了本金,免了利息。不过这需要你自觉沟通。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起诉人失踪的情况好像越来越多了?比如2022年只有5%的案件中出现此类情况,2023年就涨到了12%,其实这跟经济环境有关。不过不管怎么说欠款难题还是得化解,躲是躲不过的。
*视觉感受:* 想象一下门口贴着你的照片,那感觉真不好受。
你或许会觉得起诉人失踪,责任应由对方承担。其实法律上并不是这么简单。比如我表哥就遇到过对方律师失联后,认为他作为被告也有责任配合调查。不过详细怎么判还得看案件细节。
“法官说就算对方消失,我也要提供收入证明。”——这是我表哥的原话。
其实欠信用卡3万,本身不是天大的事,比如我欠2.5万的时候每天焦虑得睡不着,结果越急越乱。不过后来我主动沟通银行,设定了还款计划反而轻松多了,你呢?是不是也觉得主动化解比被动等待强得多?
*行动提议* 现在就拿起电话沟通你的信用卡中心别等到起诉人“消失”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