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滨城市到世界屋脊,这一路不仅是风景的跨越,更是味蕾的挑战,青岛的海鲜鲜到掉眉毛,的牦牛肉香到醉人,90%的游客都会被美食选取搞得头晕,别担忧我来帮你捋顺这趟舌尖冒险。
“我到底该带啥零食啊?”“高反时吃啥能缓解?”这些难题是不是让你夜不能寐?去年我跟着旅行团去看到有人高原反应吐得稀里哗啦,旁边人啃着牛肉干脸色发青,其实90%的麻烦都能提早应对,关键看你懂不懂“吃”的技巧。
比如、提议你在栈桥附近尝尝“姜母鸭”,那香味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其实青岛的海鲜跟南方比,个头确实大不少比如海星能摊开当盘子,不过要留意本地人吃海鲜都配着青岛啤酒,这组合据说能减低嘌呤含量呢。
其实西宁是高原反应的“缓冲带”,提议试试“尕面片”那种小到一口一个的面片,特别适合肠胃适应期,不过去年我亲眼看见有游客一口就噎着了,因为海拔突然抬高吞咽反应都变慢了。数据表明提早2天吃高碳水食物,能缩减45%的高反几率。
过渡期食物 | 适应效果 |
糌粑 | ★★★★☆ |
甜茶 | ★★★★★ |
你有没有发现拉萨的甜茶馆里永远坐满了人?那种奶味和茶味混合的香气,听着隔壁桌转经筒的叮当声,感觉整个人都慢下来了。其实甜茶热量超高的一杯约400大卡不过高原上这点热量真不算啥。我去年在八廓街的茶馆,看到个老外一口气喝了5杯,脸都喝红了。
比如、牦牛肉干比普通牛肉干蛋白质含量高60%,脂肪却少40%。其实当地人吃牦牛肉都蘸着辣椒面,那种火辣辣的口感能瞬间驱散高原的寒气。不过要留意牦牛酸奶别贪多去年有个游客喝了2碗,结果晚上厕所成了他家!
到了你会发现所有食物都带着“高原气质”。比如那碗牦牛汤汤色浑浊得像黄河水但暖胃效果一流。其实的厨师告诉我,他们炖汤都要加8种本地草药,这配方可是祖传的!不过价格嘛一碗泡面能卖到50块这利润率简直比黄金还高。
小贴士提前备好葡萄糖粉,泡水喝能缓解高反比任何都管用!
关于带啥零食我总结了个“三高一低”原则:高碳水、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比如巧克力比薯片更适合,释放更持久,不过去年有个驴友带了一堆坚果,结果在5000米处吃得手抖,因为坚果升糖指数太高了!
对比数据:
其实路线规划直接作用你的胃袋,比如青藏线适合带干粮,川藏线能尝到更多地方特色。不过我更推荐新藏线沿途的羊肉汤馆特别正宗。去年有对情侣走新藏线,说在阿里地区吃到过“会跳舞的羊杂”,那画面感至今难忘!
🔥总结🔥
记住这3个数字:3000米以下多吃海鲜3000-4500米多喝甜茶4500米以上靠巧克力续命。其实美食这东西到了高原就别太讲究了,能吃下去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