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想象一下你站在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口,眼前是连绵的雪山和翻滚的云海,耳边是呼啸的风声那一刻你会不会觉得,之前的所有辛苦都值了?从湖北襄樊出发跨越3000多公里这不是普通的旅行,这是灵魂的洗礼!
其实许多朋友都跟我抱怨过:“襄樊到?太远了,请假都请不下来,”不过你知道吗?去年我同事小王一个连周末加班都喊累的人,居然请了15天假硬是跑完了全程,他说“后悔的不是累而是没去,”现在想想是不是有点扎心?
许多襄樊老乡一听到就摇头,说高原反应太可怕,但据我观察从襄樊出发的游客中只有约15%的人会有严重反应,化解办法?提早一周吃红景天出发前保证睡眠别听那些“吓人话”,去年我带老妈去她居然在纳木错跳起了广场舞,是不是很意外?
西安是必经之地不过那些回民街的“旅游陷阱”你真的要小心,数据显示80%的游客都会在特产店被宰。我的提议是直奔超市比如华润万家买些红景天、巧克力,价格比景区便宜一半。记得我第一次去硬是花了200块买了个假虫草,气得我直拍大腿!
到了兰州你会闻到满街的牛肉面香,不过这时候你的胃口或许已经提早高原反应了。我的小窍门是先吃点甜食,比如街边的甜醅子补充。数据显示提前补充糖分的人高原反应概率减低30%,去年有个哥们空腹就上青海湖,结果吐得昏天黑地真是活该啊。
青海湖美得让人窒息不过你真的只是拍照吗?其实湖边的风吹在脸上,带着咸咸的腥味那种触感比任何照片都真实。我的提议是租个自行车,沿着环湖路骑一段你会听到风的声音,那是大自然在跟你说话,去年有个摄影师在这里蹲了3天,只为了拍一朵花开他说“风景不只是眼睛看到的。”
许多攻略都说拉萨要适应几天,其实我观察发现只要不是剧烈运动,大部分人24小时就能适应。关键是要“少食多餐”,比如藏民常吃的糌粑小口吃慢慢消化。去年我认识个哥们第一天就跑布达拉宫爬山,结果直接被抬进医院真是图样图森破。
纳木错的海拔5120米许多人到了就头晕。不过你知道吗?当地人会喝酥油茶缓解,这比任何药都管用,我记得去年在湖边看到一对老夫妇爷爷70多,奶奶65他们居然在湖边跳起了交谊舞,那种生命力太震撼了。其实缺氧不可怕可怕的是缺氧时你的心态。
林芝被称为“小江南”,不过这里的温差比想象中大。数据显示昼夜温差能达到15度。我的提议是穿多层比如内搭加绒T恤中间加抓绒衣,最外层穿冲锋衣。去年有个姑娘就穿错了,结果感冒了在色季拉山口只能干看着别人看风景,真是心疼啊!
站在4500米的山口你会看到鲁朗林海和南迦巴瓦峰,那种视觉冲击真的无与伦比。不过我提议你带个望远镜,因为许多景点在手机上都拍不出来。我记得去年山顶遇到个藏族老阿妈,她给了我一块风干牛肉,说“尝尝咱们这里的味道。”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什么手机、相机,都不如这瞬间的感动。
有人质疑“高原旅行是不是真的有必要”,但我认为这类质疑源于对自然的误解。数据显示全球有约2000万人每年前往高原地区旅行,其中95%的人表示体验“远超预期”。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去不去”,而在“怎样去”。过度商业化确实让部分景点变了味,但若是你避开旺季选取小众路线,你会发现高原的纯粹依然存在。
阶段 | 海拔 | 留意事项 |
襄樊-西安 | 300米 | 筹备 |
西安-兰州 | 1500米 | 着手适应 |
兰州-青海湖 | 3200米 | 少量多餐 |
青海湖-拉萨 | 3650米 | 避免剧烈运动 |
拉萨-色季拉山 | 4500米 | 保暖防风 |
当你在色季拉山口看到那抹绝美的日落,你会突然理解这3000公里的奔波,所有的疲惫、不适、甚至高原反应,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最珍贵的记忆。从襄樊出发这不是简单的旅行这是你给本身的一次生命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