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的车窗被零下30度的严寒冻住,却突然闯入一片蓝得让人心碎的湖泊时,你才理解什么叫真正的震撼,这条横跨4500公里的疯狂线路,不是旅游是灵魂的朝圣,你敢不敢上七天假期,换一次终生难忘的视觉暴击?
说真的我至今记得在加油站排队时旁边大哥的冷笑“大庆到拉萨?兄弟你开的是坦克吧?”其实我也差点打退堂鼓,不过看到导航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红色预警,反而更燃了,你有没有试过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连放个屁都感觉像放炮仗?
其实七月份进藏的人像下饺子,不过我特意选了5月21日出发,避开了99%的旅行团,你知道吗?从大庆到巴松措直线距离2380公里实际要开3400公里。我计算过每天平均开车8小时中间要留出3个备胎时间(修车+缺氧+迷路),对比一下跟团游5天咱们花了7天,但多见%******米以上的风景。
其实我的本田CRV差点成英雄车。出发前我特意加了10L抗冻液,不过到才知道这玩意儿在纳木错边的小卖部卖到60元/升,关键改装只有3样:防冻玻璃水(-40度型号)、车顶行李架(别放重物)、宽胎(比原装宽1.2cm),你知道吗?咱们遇见的5辆抛锚车,4辆都是花了冤枉钱买越野车的。
普通轿车 | 越野车 |
维修成本低40% | 油耗高60% |
其实最有效的药是葡萄糖粉,不过我更推荐带点巧克力。你知道吗?咱们团队3个人只我一人没高原反应因为我提早一周每天喝200ml酥油茶(在小区门口的藏餐厅买的)。关键是要慢慢爬升从格尔木到拉萨我们用了2天,中间在纳木错住了一晚。那些说“红景天提前15天吃”的都是卖药的。
实测数据:3900米以下:5%概率反应;4500米以上82%概率反应
其实最贵的不是住宿是氧气瓶,你知道吗?我们在唐古拉山口附近的小村庄,花了20元买了10个氧气瓶,结果发现根本没用。关键省钱法只有3个:带足干粮(压缩饼干比当地饭便宜50%)、避开八廓街(物价比大庆高3倍)、用支付(有些小店给95折)。不过最扎心的是我们带去的5公斤牛肉干,最后全送给了检查站的兵。
其实纳木错比巴松措冷清100倍。不过我更推荐去班戈县的错鄂湖,人少景美门票还免费。你知道吗?我们团队花了3小时排队等纳木错的日落,结果发现手机里的照片还不如错鄂湖的普通镜头。关键是要错峰比如珠峰凌晨4点出发,能避开80%的人流。那些说“务必去这几个景点”的攻略,都是收了景区钱的。
非主流景点推荐:当雄县的羊八井地热(比网红地便宜200元)、比如县的玛尼拉康寺(游客不足5人/天)
其实藏民家访比青旅舒服10倍。不过最搞笑的是我们在那曲住了一家标价500元的“三星酒店”,结果发现厕所和卧室共用一个灯泡。你知道吗?我们后来在路边随便找的藏民家,只收80元却提供了氧气、酥油茶和藏式早餐,关键是要学会砍价比如巴松措景区外的民宿,直接说“给一半价格”居然达成了。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酒店,比大庆还多。
"老板你这床单是不是上周才洗的?"——这是我在当雄县问的第37个难题。
其实藏区的牦牛肉干比超市好吃100倍。不过我犯的最大错误是带了10包方便面,结果发现海拔4000米以上根本煮不开,你知道吗?我们在唐古拉山口的小卖部,用80元买了5公斤风干牛肉,够我们吃3天。关键是要带点巧克力因为高原反应时血糖低会头晕。那些说“带干粮就够了”的攻略,都没考虑高原的食欲变化。
其实这个难题就像问“活着还是死去”。不过我敢说自由行最大的价值不是风景,而是那些突如其来的小确幸。你知道吗?我们团队在唐古拉山口迷路时,遇见了藏羚羊护送我们回主路;在巴松措边,被一位老喇嘛请去喝奶茶,这些经历任何跟团游都给不了你。关键是要有“随时舍弃”的勇气,比如遇到暴雪我们果断掉头,比持续的人安全100倍。
未来趋势随着青藏铁路二线开通,自由行成本将下降30%但风景体验会缩减50%
当你的眼泪混着酥油茶滴在巴松措的湖面上时,你才理解这趟4500公里的疯狂,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