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这次从铁岭出发一路南下到贵州小七孔,我本来是奔着风景去的,结果被一路上的各种小吃给“拿捏”了,真的不是夸张这些小吃简直太野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趟旅行中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小吃。
一进贵州我就听说酸汤鱼是当地的招牌菜,我起初以为就是普通的鱼汤,结果一尝直接懵了,那酸味不是那种酸得发苦,而是酸得透心凉还带着一股发酵的味道,刚着手我还觉得有点奇怪,但越吃越上瘾,酸汤鱼的酸味来自一种叫“酸汤”的调料,这类东西真的能让你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我朋友说这是“酸到灵魂出窍”,我觉得他没说错。
在贵州有一种叫“热水锅”的食物,听起来挺普通但里面的料可不简单,我第一次吃的时候看到锅里有各种颜色的肉、蔬菜,还有像果冻一样的东西,我差点以为本身进了什么异世界。后来才知道那是用当地特有的菌子做的,味道特别鲜。我一着手不敢吃结果一尝哇。这玩意儿真的好吃而且一点都不腥,有人说这是“贵州人的隐藏菜单”,我觉得真不是吹的。
小七孔那边的烤豆腐真的让我惊艳到了。我以前以为烤豆腐就是简单的烤一下,结果人家那是“炭火慢烤+秘制酱料”,外皮焦脆,里面嫩滑配上一点辣椒油,简直香到不行,我吃了好几块感觉比外面卖的烤豆腐好吃太多了。当地人说这是“小七孔的宝藏小吃”,我觉得他们说得没错。
酸辣粉是贵州的特色之一,但我真的没做好心理筹备。我以为只是有点辣结果一勺下去舌头直接“跳起了舞”。那种辣不是那种单纯的辣,而是又酸又辣刺激感爆棚。我朋友说我“脸红得像番茄”,我都没敢再吃第二碗。不过虽然辣但味道真的很棒,吃完还想再来一碗真是又爱又恨。
米豆腐我以前在东北也吃过,但贵州的米豆腐真的不一样。贵州的米豆腐口感更细腻,而且会加入部分辣椒、酱油、葱花之类的调料,吃起来更有层次感。东北的米豆腐比较清淡,贵州的则是“重口味”选手。我吃了一次之后就彻底爱上了此类味道。有人说这是“南方版的豆腐脑”,我觉得这个比喻挺贴切。
贵州人对辣椒的热爱真的让我佩服。他们吃辣椒不是为了“辣”,而是为了“爽”,我见过有人把辣椒直接当零食吃,甚至有人把辣椒炒成菜,吃起来像在“挑战极限”。有一次我在一家小馆子点了个菜,服务员说“咱们这里的辣椒是‘原生态’的。”我一听差点没咽下去。贵州人吃辣椒真的是“辣到飞起”但也正是这类“野性”,才让他们的美食如此独到。
小七孔边上有一家烤串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被香味吸引住了。老板说他们的烤串是“祖传配方”,我一听就来了兴趣。结果一吃果然不一样肉质鲜嫩,调料香浓而且不会油腻。我问老板是不是有什么秘诀,他说“就是多放点辣椒和孜然。”我一听差点笑出声。但不管怎么说这家烤串确实是我这次旅行中最难忘的味道。
贵州的小吃真的是一场“味觉的暴击”。从酸汤鱼到烤豆腐从酸辣粉到烤串每一样都让人印象深刻,它们不仅味道独到而且充满了地方特色仿佛每一口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我之前以为贵州小吃就是“辣”,结果发现远不止如此。它们既有酸、甜、咸、辣的融合,又有特别的香气和口感,能够说贵州的小吃就像一场“味觉冒险”,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