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有没有买过翡翠?我之前也是一头雾水直到有次去云南玩被一个老玉商忽悠了。
那天我在一个小摊上看到一块绿得发亮的翡翠手镯,老板说这是“帝王绿”,价值不菲,我当时就心动了结果回家后发现颜色不对,还带着一点灰调根本不是什么“帝王绿”,这让我着手思考按翡翠的色种取材叫什么名字,此类工艺或方法的详细称呼是什么?
翡翠的颜色分类
其实翡翠的颜色有许多种,比如帝王绿、祖母绿、阳绿、菠菜绿等等。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特别之处,而且在市场上的价格也相差很大。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一起去买翡翠,他特别懂行一眼就看出了那块翡翠是“豆青种”,也就是那种偏灰绿色的,看起来像豆子一样。他说“这块翡翠虽然颜色不鲜艳,但质地细腻适合做挂件,”
按翡翠的色种取材其实就是依照颜色来选取材料,这个过程叫做“选料”或“分色”。
选料的要紧性
选料可是翡翠加工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若是选错了颜色后面再怎么雕都没用。
有一次我去一个加工厂参观,看到他们把一堆翡翠原石放在桌上,每个人都在挑颜色,有的人拿着放大镜仔细看,有的则直接用手摸。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们说:“选料就像找对象颜色对了才能成家;颜色不对,再怎么奋力也没用。”
这句话我听了以后真的有点感慨。
翡翠的工艺名称
那么此类按颜色来选料的方法,详细叫什么名字呢?其实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但业内一般会叫它“分色工艺”或“按色取材”。
不过有时候也会用部分更通俗的说法,比如“看色下刀”、“看色定料”等等。
我有个朋友就是做翡翠雕刻的,他跟我说:“咱们做雕刻的时候首先要看这块翡翠是什么颜色,然后再决定怎么雕。比如说若是是玻璃种颜色透亮,咱们就多做部分精细的雕刻;假如是干青种,颜色偏灰咱们就少雕点,避免毁坏整体效果,”
听起来是不是很专业?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从业多年的老匠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生活中的例子
我以前买过一条翡翠项链,是“冰种”颜色清透,戴上去特别显白。但我后来才知道此类颜色的翡翠在市场上非常少见,而且价格也很高。
有一次我跟一个卖翡翠的朋友聊天,他说“冰种是翡翠中最好的一种,但不是所有冰种都值钱,还得看是不是天然的,”
选料不仅仅是看颜色还要看质地、透明度、是不是有杂质等等。
我后来理解了按翡翠的色种取材,其实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不能只看颜色。
- 颜色:决定翡翠的价值和美观程度,
- 质地:作用翡翠的耐用性和手感。
- 透明度越透明越稀有。
- 瑕疵越少越好。
若是你也想买翡翠一定要学会“看色”。
我自身现在也慢慢学会了,每次买翡翠前都会先看看颜色,再看看质地最后才决定要不要买。
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个新手,但我觉得只要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也能成为“过来人”。
你看这就是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期待你能少走弯路,买到真正的好翡翠。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下次再聊。

责任编辑:谭松-翡翠矿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