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跟着旅行团去云南,导游小王特别热情,给我们讲了好几个关于玉石的故事。他说自己花了3万块买了个「老坑冰种」的玉镯,说是祖传工艺,寓意特别好。当时看着确实挺水润,但心里总有点打鼓。
回来后我实在忍不住,托朋友找了个鉴定师看了看。结果嘛...😅
鉴定结果让我有点意外,但又觉得合理:那块玉确实是真玉,但不是导游说的「老坑冰种」,更像是「糯种」或者「豆种」,价值大概在5000-8000元之间。
鉴定师解释说,导游买的这块玉确实是真的,但被夸大了等级。这就像买水果,明明是普通苹果,非说是「红富士特级果」一个道理。
个人观点:导游不是坏人,只是被商家忽悠了。他再转手告诉我们,就成了「独家珍藏」。
最讽刺的是,导游还跟我们说:「买玉不看价格看缘分!」结果他自己买的时候,明明在讨价还价呢。
旅游时买玉确实容易踩坑,我总结了几个实用技巧:
等级 | 市场价(元/克) | 旅游区常见价(元/克) |
---|---|---|
玻璃种 | 300-800 | 800-2000+ |
冰种 | 100-300 | 300-800+ |
糯种 | 50-100 | 150-400+ |
除了导游的玉,我自己也差点踩坑。在,一个摊主拿出个「皇家翡翠」镯子,要价2万。当时我特别心动,还好最后忍住了。
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所谓的「皇家翡翠」根本不是官方认证的品类,只是商家自己起的营销名。
什么是「皇家翡翠」?
商家编造的营销概念,没有行业认可最后想说的是,买玉确实能带来幸福感,但前提是买到真货。旅游时购物,保持三分清醒总没错。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到大家,避免重蹈覆辙!
💎 祝大家都能买到心仪又实惠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