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浙江某景区的导游被曝带游客去玉器店购物,引发热议。当地玉器市场火爆,游客消费额平均比自由行高出30%左右。这背后,既有旅游业的,也反映了部分游客的消费心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导游会这样做?
其实我去年去浙江玩的时候,就碰到过类似情况。导游带我们逛玉器店,说是“体验当地文化”,结果一进去就被推销员围住。你知道我最后花了多少钱吗?将近2000块!不过回来查了资料,发现同款玉镯在别处只要800块。这差距,你细品。
据当地人说,浙江玉器市场有近百家店铺,其中60%以上与旅行社有合作。导游带团购物,平均每单能拿到10%-15%的回扣。比如你花1万元买玉,导游就能拿1000-1500元。这钱,最后还不是从游客口袋里掏的?
有导游私下说:“不带队购物,一个月工资可能就剩3000块。”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地导游平均月薪只有4500元,确实不高。这就像我朋友说的:“谁不想多赚点钱啊?但这样下去,游客体验感太差了。”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被导游“热情”推荐后,明明不想买,最后还是掏了钱。其实我观察过,旅游团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说服,占比达65%。而且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越长,消费额就越高,每多停留10分钟,平均多花50元。
游客对话实录:“这玉镯看起来真好看,导游说这是‘老坑料’…”“多少钱啊?”“8000块,不过导游说给我们优惠到6500块!”
我个人觉得,这种“导游带购”模式迟早要改。你看,现在选择纯玩团的游客已经增长了20%,而且都是年轻人居多。不过要彻底杜绝回扣,可能还需要监管更严格的措施。就像我同事说的:“旅游体验第一,购物第二,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消费类型 | 纯玩团占比 | 购物团占比 |
2020年 | 35% | 65% |
2023年 | 55% | 45% |
有人认为导游带购是“灰色收入”,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就像我在茶馆听当地人说的:“导游不挣钱,谁还愿意带团啊?”其实现在很多导游也开始转型,比如提供定制游服务,收入反而更高。不过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和勇气。
“导游带购”现象背后,是多方利益的博弈。作为游客,我们既要理性消费,也要理解导游的难处。但归根结底,旅游体验应该是第一位的,不是吗?
大家还看了: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