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农村的贷款越来越难办?尤其是信用社门槛高、流程复杂许多农户都望而却步。
以前种地靠的是老黄牛和锄头,现在要靠信用社的贷款,其实我老家那会儿信用社还蛮靠谱的但现在呢?贷款额度小,审批慢利息又高真是让人头疼。
依照去年的数据全国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中,只有不到30%是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剩下的大部分或许被用来还债或是消费了,你想想这不就浪费了吗?
我有个亲戚种了几亩玉米,想贷款买种子结果跑了三趟信用社,最后还是没贷到。你说这是为什么?他们说你的土地证不全,但你真的不知道怎么弄。这类事太常见了。
信用社现在也挺难的资金紧张,风险控制严谨。不过我觉得他们应更贴近农民的需求。比如能不能简化手续?能不能增强额度?这些难题不化解农民还是不敢贷款。
你看城里人贷款多方便,手机一操作就能下款,农村呢?跑断腿等一个月最后还可能被拒。这类差距真让人心凉。
每次回老家看到村里人还在用老办法种地,心里就不是滋味。我知道他们不是不想转变,而是没有机会。信用社要是能多点支撑,也许农村就不会这么落后。
我觉得信用社应多做部分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贷款政策。还能够和农业合作社合作,一起解决贷款难题。这样农民才有动力去进展。
“咱们不是不想贷款是怕麻烦。”这是我爸说的,还有邻居说“信用社的利率太高了,根本负担不起。”这些话听着就心酸。
前两天我去村里的超市,看到一个大叔在柜台前发愁,他说想贷款买农机但信用社需求太多。我问他为什么不试试其他形式,他说:“别的地方更难,”
农业信用贷款不是不能做,关键是得接地气。信用社要是能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套路也许农村的进展就会快一点,你愿意试试看吗?
项目 | 数据 |
贷款申请通过率 | 35% |
平均审批时间 | 15天 |
农户满意度 | 40% |
这些数字是不是让你有点意外?其实疑问不在农民而在制度和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