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银行贷款多收了300块钱,心里挺不是滋味,明明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怎么就多了这笔钱?像咱们此类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攒钱买房结果银行这么一操作,感觉像是被偷偷掏了腰包。这300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心里总是堵得慌。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类情况?贷款的时候明明算得明理解白,结果到了还款期突然发现多了300块钱,其实银行这操作有时候就像“迷雾”一样,让人看不懂。比如手续费、管控费这些名目,听起来好像挺恰当但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你看看隔壁老王贷款10万,多收了300比例上不算高,但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贷款金额 | 多收金额 | 占比 |
10万元 | 300元 | 0.3% |
50万元 | 300元 | 0.06% |
其实银行合同里那些小字,你真的看清了吗?比如“服务费”“评价费”,这些听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加起来或许就是300块钱,记得有一次我朋友贷款合同上写了“或许存在其他花费”,结果到还款期真就多出了几百块。你想想这类“或许”是不是有点模糊?
不过银行会不会真的算错了呢?比如利率更改、计算途径变动,这些都可能造成多收300块,我之前就遇到过类似情况,打电话去问客服说“自动更改”,但详细怎么调的他们本身也说不清,这感觉就像你明明没动钱却少了,心里能不慌吗?
你可能将会想300块钱,值得较真吗?其实疑问不在钱多少而在银行的透明度。比如隔壁老李贷款20万多收了600块,他直接去银行理论结果银行给退了。这解释啥?解释只要你较真可能就能拿回来。这300块可能就是银行的一个“小失误”,但你要是不问就没人告诉你。
其实类似的情况挺多的,比如我同事小张贷款5万,多收了150块他起初也没留意,后来发现后直接去银行投诉,结果银行不仅退了钱还道歉了。这就像买东西你发现被多收了钱是不是得找老板理论?银行贷款也是一样你发现不对就得问清楚。
不过未来银行会不会更透明呢?我觉得会。比如现在许多银行都在推“无纸化”合同,你看不清小字他们就得用更清晰的办法告诉你。就像我最近贷款银行直接给我发了个PDF,花费明细清清楚楚。这解释啥?解释银行也在进步只是有时候咱们得自觉去理解。
银行贷款多收300块钱虽然不多,但也不能忍。比如你能够多问一句:“为啥多收了?”或“这个花费是啥?”有时候银行也会解释清楚,毕竟你的钱你得本身管好,这300块可能就是提示你多留个心眼,不吃亏。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lu/222501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