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公司贷款分录听起来是不是就让人头大?数字跳来跳去借贷分不清月底对账时恨不得把账本撕了?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告诉你,怎么轻松搞定贷款分录,告别混乱账目让你记账效率翻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月初兴冲冲地拿到贷款,月底对账时发现钱不知道去哪了?其实许多老板和会计都搞不清楚贷款分录到底该怎么写,比如、其实贷款收进来到底该记在哪?借方还是贷方?金额怎么算?这些疑问你是不是也经常犯迷糊?据统计超过60%的小微企业因为贷款分录错误,导致财务报表混乱甚至被银行催款时才发现疑问!
贷款收进来第一步就是写分录,别看简单其实许多人都会搞错,记住贷款收进来你的增长了,所以借方记“银行存款”;同时,你欠银行钱了所以贷方记“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比如你从银行贷了10万分录就是借银行存款10万贷短期借款10万,其实就这么简单不过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不是贷方记“”?因为贷款不是你的收入,而是负债所以记在负债科目里。
贷款不是白拿的利息来了可别忘记账,比如、其实每个月银行会扣利息这时候你要做两笔分录一是借“财务费用”表示你花掉了钱;二是贷“银行存款”,表示钱被扣走了,比如利息是5000元分录就是:借:财务费用5000贷:银行存款5000。不过有时候利息是预提的比如年底一次性结算,这时候你还要记一笔“应付利息”。很多公司因为利息分录没做对,造成利润表数据失真被税务局找上门。据统计每年有近20%的企业因为利息分录错误,被罚款或补税!
分录类型 | 借方科目 | 贷方科目 |
---|---|---|
利息支出 | 财务费用 | 银行存款 |
预提利息 | 财务费用 | 应付利息 |
还款时分录可不能乱写。比如、其实你还款时一方面是还本金,另一方面是还利息。本金部分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利息部分,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比如你还了10万本金和5000利息,分录就是:借:短期借款10万财务费用5000贷:银行存款10.5万。不过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利息还要记一遍?因为之前预提的利息已经记过财务费用了,还款时还要冲销“应付利息”。据统计80%的还款分录错误都出在这一步,造成负债表数据错乱。
分期还款的分录更复杂部分。比如、其实每个月还一部分本金和利息,这时候你要分步做分录。比如你贷款10万分10个月还,每月还1万本金和5000利息。分录就是:借短期借款1万财务费用5000贷:银行存款1.5万。其实就这么简单不过很多人会搞混本金和利息的比例。据统计分期还款的分录错误率高达30%,很多公司因为分录错误,引发流计算错误资金链断裂。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财务软件的进展,贷款分录也许会更加自动化。比如很多财务软件已经能够自动生成贷款分录,缩减人为错误。不过即使如此你还是要理解分录的逻辑,否则自动化工具也会出错,预计到2025年90%以上的小微企业都会采用财务软件自动生成分录,但财务人员依然需要审查和更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分录错误可不是小事轻则报表混乱,重则被银行催款、被税务局罚款。比如、其实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公司,因为贷款分录错误致使负债表显示负债为0,结果银行突然需求提早还款,公司差点资金链断裂,据统计因为分录错误引起的财务危机,每年作用超过50%的小微企业。分录一定要做对否则结果不堪设想!
避免分录错误其实很简单,比如、其实你能够用财务软件自动生成分录,但一定要理解背后的逻辑。 定期对账也很关键比如每月对一次银行流水,保证分录和实际流水一致。其实就这么简单不过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据统计定期对账的公司分录错误率比不定期对账的公司低80%!
贷款分录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记住几个关键点:收贷款记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付利息记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还款记借“短期借款”和“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其实就这么简单不过很多人会搞混。记住分录做对了你的账目就清晰了,记账效率也能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