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老王找我诉苦说他做了快一年的小额贷款业务员,提成算得晕头转向,有的客户明明了提成却迟迟不发;有的客户提早还款,提成还要被扣一部分,这提成到底怎么算?有没有标准?合法吗?这些疑问估计不少同行都遇到过,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头大的提成疑问。
提成计算形式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三种按金额百分比、按利息收入分成、固定金额+浮动提成,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有的公司按"有效客户"算,哪怕客户最后没也算提成,简直是"画饼充饥"。
关键是要看合同怎么写的,口头承诺的可靠性堪忧啊,我提议白纸黑字写清楚越详细越好,比如按金额1.5%提成,那就要写明是"达成后支付",避免被解释成"申请通过就算",这玩意儿可得盯紧了不然到时候扯皮就没完没了。
记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成制度得确定详细还能有个计算示例,我见过有公司写"依照业绩贡献浮动提成",这跟没说一样最后算下来或许还不如明码实价。
这个真没固定标准行业里常见的范围是金额的0.5%到3%之间。新人或许只有0.5%老业务员能拿到1.5%-2%顶尖业务员甚至有3%的或许。不过这3%的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挣扎在1%-1.5%这个区间。
我整理了几个因素作用提成高低:
个人感受:提成高不一定就好,我有个朋友提成比例很高,但客户失约率也高最后算下来还不如我稳定。所以选取平台时稳定性比高比例更要紧。这就像买中大奖的永远是少数。
正常流程应是:达成→客户签字→确认→财务核算→发放提成。理想状态下提成应在后15-30天内到账,但实际情况是...呵呵。
正常流程 | 常见坑点 |
---|---|
按月发放 | 拖到下个季度才发 |
全额发放 | 各种理由克扣 |
透明计算 | 黑箱操作 |
我的提议:保留好所有证据涵盖通知、客户签字回执、截图等。我同事就是因为没留证据,被公司说客户提早还款了,提成被扣了一半哭都没地方哭去。
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假如公司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或克扣提成,赶紧跑路别犹豫!这绝对是个坑。
这绝对是业务员最头疼的难题。有些公司条例提早还款不支付提成,有些则按剩余期限比例结算,还有些更黑心的会扣回部分已发提成。
我的经验:提早还款条款务必写入提成合同。最公平的办法是按剩余期限比例结算,比如客户还款后还有6个月期限,那就支付6/12的提成。
最恶心的是什么?有的公司条例"客户还款超过3个月,之前的提成全部作废",这简直是在逼你做一次性客户,完全不考虑客户体验。我见过有业务员因为这个条款,宁可少拿提成也不愿帮客户提前还款,你说气不气人?😤
个人看法好的提成制度应鼓励长期合作,而不是制造对立。倘使公司连提前还款都要算计员工,那这样的公司不值得待。
合法。只要提成制度不违反法律法规,都是允许的,但要留意几点:
我有个朋友遇到过公司需求他隐瞒客户真实利率,多收利息后再分提成这就不合法了。最终他被客户公司也被罚款真是搬起石头砸本身的脚。
引用某位行业前辈的话"提成能够高但不能黑;能够难,但不能坑。" 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合法的提成能激励员工,不合法的提成只会让公司和员工都陷入麻烦。
记住:不懂就问有疑问就查。现在劳动监察部门很重视这类疑问,别被公司忽悠了。
常见的陷阱有:
我亲身经历过"分档提成"的坑。公司条例:0-10万0.5%10-50万1%50万以上1.5%。表面看挺恰当但实际业务中,80%的贷款都在10万以下结果大多数业务员都拿最低提成。这也太"高明"了!
我的忠告:提成制度越简单越好。那些复杂到需要专门培训才能理解的计算形式,多半藏着猫腻,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提成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防纠纷三板斧:
我有个同事就因为没签合同,光靠口头约好最后提成被克扣了一半都没办法。现在他逢人就说"口说无凭白纸黑字才是王道"。
能够加入部分预防性条款比如:"如公司单方面变更提成制度,员工有权谢绝接纳"。这样能防止公司随意修改规则。
记住:防患于未然永远比事后补救简单。这点上咱们得向外卖小哥学习,他们连多一块钱都要争,咱们凭什么对自身的劳动成果含糊?
提成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当月所有收入(工资+提成)减去5000元起征点,再减去社保公积金等扣除项,按剩余金额的税率计算。
我整理了几个常见税率:
月收入范围 | 税率 |
---|---|
不超过3000元 | 3% |
3000-12000元 | 10% |
12000-25000元 | 20% |
我有个朋友月收入2万,税后到手只有1.5万左右,他当时就惊了:😱 说好的高提成呢?其实这就是税收的威力。所以看收入时税前税后要分清。
个人提议:合理利用社保公积金等扣除项能减低纳税金额。 假如收入波动大可以考虑申请按年纳税,这样平均下来税率会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