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云南普洱茶熟茶有保质期吗?过期还能喝?揭秘老茶头与金花的真相!
前几天我表哥给我寄来了一箱普洱熟茶,说是他珍藏了十年的宝贝,结果开启一看保质期早就过了,我当场就懵了这茶还能喝不?扔了怪可惜的喝吧又怕闹肚子,后来问了好多茶友发现这疑问简直太普遍了,现在市面上各种关于普洱茶的说法满天飞,什么“越陈越香”、“老茶头值钱”、“金花是好东西”...搞得人头晕脑胀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话题,用最直白的话把这些难题说清楚。
普洱熟茶确实有保质期,但和普通食品不太一样,普通食品过期了基本就不能吃了,但普洱熟茶过期≠不能喝,熟茶经过渥堆发酵本身已经相对稳定只要储存得当,过期后常常还能喝。不过口感或许会有变化,有些茶友觉得过期后的熟茶反而更有韵味呢。
这个要看情况。若是只是过期没变质闻起来没有霉味泡出来汤色正常,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喝的。但要是发现有霉点、异味或茶饼发硬,那就算过期不久也别喝。记住安全第一口感第二。
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后保质期比生茶要短若干。一般而言8-15年是熟茶的品饮期。这个时间不是死的就像人一样有的人40岁还年轻,有的人30岁就显老了。熟茶的保质期也看原料和工艺,好原料+好工艺的熟茶,放个十年八年口感会更柔和顺滑。不过要留意保质期≠品饮期有些茶放个三五年口感反而更好呢。就像等一样有时候多等几天反而能收到更好的东西,保质期只是个参考不是绝对的命令!
这就像养宠物一样你给它好的环境,它就能活得更久更健康。普洱熟茶也是这样若是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异味和阳光直射放个二十年三十年也是有或许的,不过要留意的是时间越长不代表越好有些茶放久了反而没味道了。就像有些人说“酒是陈的香”,但放太久的酒也或许变酸了!所以储存条件很要紧但不是唯一因素,好的储存是基础但不是万能药!
老茶头就是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期间,因为揉捻和发酵发生的胶质把茶叶粘在一起,形成的紧结块状物。就像煮饺子时有的饺子会粘在一起,有的就散开了一样。老茶头因为发酵更充分,茶汤更浓稠口感更顺滑,所以价格也更高,不过要留意老茶头不是越老越好也要看原料和工艺。有些商家会炒作老茶头,说“十年老茶头”其实可能就放了两年。老茶头是好东西但别被忽悠了!
金花就是普洱茶上长出来的黄色小颗粒,学名是“冠突散囊菌”,是一种益生菌。就像酸奶里有益生菌一样,金花也是有益的。有金花的普洱茶多数情况下品质更好,口感更醇厚,不过要留意金花不是随便什么茶都能有的,需要特定的工艺和条件才能形成。所以有金花的茶价格一般更高。但要留意区分有些霉变不是金花!就像有人长得像明星但不是明星本人一样。有金花是好现象但不是绝对标准!
熟茶过期后茶多酚等物质会逐渐氧化,致使茶汤颜色变浅口感变淡。就像放久的苹果会变蔫一样,熟茶也会“老去”。不过有些茶友觉得熟茶过期后反而更顺口,刺激性小了。就像有人喜爱喝淡茶有人喜爱浓茶一样口味因人而异。不过要留意过期太久的茶可能已经没什么味道了,就像等了很久的打开一看是个空盒子!过期茶口感变化是正常的,别太纠结!
这个没得商量!要是普洱茶发霉了不管过期没过期都绝对不能喝!就像发霉的面包一样含有毒素对健康有害。有些茶友觉得“发霉是陈化的一部分”,这是大错特错!正常的陈化是茶叶内部物质的变化,不是长霉!发霉的茶多数情况下有白色、绿色或黑色的霉点,闻起来有霉味。倘使发现此类情况赶紧扔掉别心疼!健康最关键别为了省几块钱吃大亏!发霉=不能喝没商量!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一大特点,但不是绝对的,就像人一样不是越老越有魅力也要看保养得怎么样。熟茶越陈越香的前提是:原料好、工艺好、储存好。倘若这没做好放得再久也没用。就像种花一样土壤不好、光照不足再好的种子也开不出好花。所以买熟茶时要看原料和工艺,储存也要留意。别被“越陈越香”这句话忽悠了,以为随便放放就能升值!好马配好鞍好茶也要好条件!
普洱茶开封后要尽快喝完,或密封保留。就像打开的饼干要封口一样,茶叶也要防止受潮和吸收异味,可以用密封袋、密封罐保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要是家里有抽湿机效果更好。有些茶友喜欢把茶放在冰箱里,其实不太提议因为茶叶简单吸收冰箱里的异味,就像你不会把榴莲和玫瑰花放一起一样,茶叶也需要“私人空间”。开封茶要密封别让它“吸味”!
普洱熟茶确实有保质期,但过期≠不能喝关键看储存和变化,老茶头和金花是好的现象,但不是绝对标准。储存条件对普洱茶的品质作用很大,就像人需要好的环境才能健康成长一样。 喝普洱茶要依照自身的口感喜好,别被各种说法绑架了!就像生活一样适合自身的才是的!😊
情况 | 提议 |
---|---|
熟茶过期但无异味 | 可以喝但口感可能变化 |
熟茶发霉 | 绝对不能喝立即扔掉 |
有金花的茶 | 一般品质较好但需鉴别真伪 |
老茶头 | 口感更浓稠但价格可能虚高 |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chaxun/1468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