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今天“藏品普洱”旗舰店掌柜,就来开汤测评一款早期班章普洱茶,2004年昌泰茶品天下班章。
▲2004年茶品天下班章·藏品普洱珍藏
藏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鉴别、购买、存放、冲泡等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公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说真的看到这个年份,我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能喝吗?)
不过嘛,既然茶友寄了,那就试试看呗。
(别急,先说点题外话。)
最近网上关于老班章的讨论可太火了,什么“班章为王”、“茶中王者”……搞得我都有点想入坑了。
但说实话,我对喝茶这事一直没啥研究,只知道普洱茶好像挺贵的,但具体好在哪却搞不懂。
于是乎,我也忍不住想入坑了,想着是不是能像大佬们那样品出个所以然来。
(结果一买就踩雷,9块钱的老班章,喝完直接怀疑人生。)
这位网友消失了两个月,终于找到了!他在寄茶给我时,某音名没写全导致一直联系不上他,所以他的茶一直没能测。
(这事儿听着就离谱,但也说明现在卖茶的人确实有点乱。)
这位10年茶龄的网友寄了不少茶给我,共8款价格大多在市场价的13到一半之间。
(说实话我有点感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掏心掏肺地分享。)
其中有一款是高阶普洱测评43-藏剑山z-老班章(2023年),:藏剑山z;产品:老班章(2023年);规格:357克;价格:1040rmb;天喵的购于:未购茶友分享。
(这茶饼打开袋子就非常香,无杂异味。)
(说实话闻起来还挺舒服的,不像有些茶一股子怪味。)
作为中国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老班章普洱茶以其独到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茶友的关注。
在普洱茶界老班章茶更是备受推崇,成为茶友们争相收藏的珍品。
(但是你真的知道它值不值得买吗?)
为了更好地熟悉老班章普洱茶市场现状本文将为您揭晓国内高端老班章普洱茶十大排行。
(说实话,这些排行榜看着挺唬人但实际用处可能不大。)
2024时光宝笈·老班章茶品属性:普洱(生);生产日期:2024年;批次:2401;产品特点:15年陈料老班章新压,展现出微烟香、汤感饱满的特质,口感既刚毅又柔和喉韵深远,回甘持久,挂杯香馥郁迷人。
(听起来挺牛的,但有没有那么神呢?咱们接着看。)
真的老班章茶汤颜色金黄透亮,入口苦涩但回甘迅速茶气足。
(但这点其实很难靠肉眼判断,还是得靠经验。)
买了老班章,怎么保存是个大学问。
很多人以为普洱茶越陈越好,就随便放,结果反而毁了茶。
正确的保存方法很重要,我总结了几个要点:
(这个建议很实用,别像我之前那样,把茶放在阳台,结果发霉了。)
顶级普洱的代表之一。茶王树原料,香气馥郁,回甘持久。
适合收藏和品鉴,市场热度居高不下。
不过真假难辨,价格虚高,新手容易踩坑。
(我有个朋友就因为买假货差点被坑哭。)
你是不是也纠结?去年我差点买错,幸好朋友提醒。
现在市场水太深比如,2021福今老班章,价格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到底哪个是真的?
别急。
在普洱茶界有着“班章为王”的说法。
这里的班章广义上是一个大的范畴,狭义特指“老班章”自然村的茶叶。
班章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下辖有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等五个自然村落,每个村都有古树茶,口感细品同宗但各不相同再细各有风格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所以说,别以为只要是班章就一定好,还得看具体哪块地的。)
先说说我的感受:刚入坑普洱茶那会儿,我就听说老班章条索粗壮如铁,芽头肥壮得跟小婴儿的手指头似的。
结果第一次买回来一看嚯,怎么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条索感觉没那么粗壮,心里就咯噔一下:不会是假的吧。
(后来才知道,这叫“条索不粗壮”,但不代表不好喝。)
茶友网x中国0万粉丝·1099个视频
云南茶窝商贸账号关注
普洱茶茶知识合集(7474)
自动播放
为什么你泡的普洱茶不好喝?熟普冲泡方法步骤,普洱熟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普洱茶生茶饼怎么撬茶
普洱茶生茶放久了就成熟茶了吗。
(这些内容看着挺专业但有时候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朋友圈里一堆人晒图吹捧说什么“班章为王”、“茶中王者”,搞得我特好奇。
说实话,我对喝茶这事一直没啥研究,只知道普洱茶好像挺贵的,但具体好在哪却搞不懂。
于是乎,我也忍不住想入坑了,想着是不是能像大佬们那样品出个所以然来。
(结果一买就踩雷9块钱的老班章,喝完直接怀疑人生。)
尤其是那些声称“千年古树”的老班章,价格动辄上万。
但如何?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带你揭开网购普洱茶背后的秘密。
记得有一次,我在某直播间看到一款标价9元的老班章普洱茶,当时我就想,这么便宜的东西靠谱吗?
结果买回来一试,根本不是那味儿,茶汤寡淡无味。
(那一刻,我只想说:这钱花得真冤。)
老班章普洱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它的好坏,取决于你买的是真货还是假货,是正品还是山寨。
假若你买到的是真品那它确实值得一试;但倘若你买的是假货那可能就是一场噩梦。
(买茶要谨慎,别被“班章为王”的口号忽悠了。)
送大家一句话:喝茶要理性,别被“茶中王者”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