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还可以怎么称呼

来源:普洱茶-合作伙伴 时间:2025-07-09 21:55:31

茶叶还可以怎么称呼

茶叶还能叫啥?古人给茶起了N多神仙名字

说起“茶”,大家肯定觉得这名字特普通。但你知道吗?古人给这小小的一片叶子起了好多好听的雅号,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茶叶到底还能怎么称呼,感受一下老祖宗的浪漫。

1. 不夜侯:熬夜党的福音

“不夜侯”也是茶的雅号,是古人对茶的拟人的戏称。西晋文人张华《博物志》就说:“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意思是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所以称“不夜侯”。 每次熬夜加班,捧起一杯茶,是不是感觉这名字太贴切了?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夜猫子量身定做的嘛!

2. 涤烦子:烦恼克星

“涤烦子”是茶的别称。因茶有去疲劳、除烦恼之效而得名。唐代施肩吾诗:“茶为涤烦子,就为忘忧君。”每次心情不好,喝口茶,感觉烦恼真的能少点。 古人真会玩,把茶的功能直接写进名字里,服气!

3. 清友:茶是人生挚友

“清友”茶,这一称呼展现了古人对茶的深厚情感,茶在茶人心中,宛如一位挚友,清新脱俗,相伴左右。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以“叶嘉”为茶取字“清友”,号“玉川先生”,足见其尊贵地位。唐代姚合更是以诗为证:“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进一步印证了茶在古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这名字,简直是茶界“损友”啊!

4. 余甘氏:回甘的智慧

“余甘氏”,是古人对茶的另一种拟人戏称。茶水饮之甘甜可口。初尝,微微的苦涩充盈口腔,但细品之下,却能感受到那苦涩之后的回甘,仿佛一位人生导师在传授深邃的哲理。 “苦口师”这一拟人化的称呼,不仅巧妙地描绘了茶的滋味,更赋予了它一种人生的智慧。这感觉,就像人生啊,先苦后甜,回味无穷!

5. 槚(jiǎ):古雅之词

“槚”,在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槚...”。槚,在古代文献中,既可指代楸树,也可指称茶树。据《尔雅》记载,槚实际上就是苦茶。 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古风?感觉喝的不是茶,是历史!

6. 蔎:蜀地香草

“蔎”,这一古书上记载的香草,同时也是茶的雅称。据《茶经·七之事》中引用的扬雄《方言》所述,在蜀西南地区,人们将茶称为蔎。😲 古人的脑洞真的很大,把香草和茶联系起来,这联想能力,我给满分!

7. 茗(ming):最常用的雅称

“茗”的出现时间比“蔎”、“荈”迟,但是比“茶”早,在现在“茗”也已经称谓“茶”的别名。茗,古通萌。《说文解字》中记载,“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 每次听到“品茗”,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格调?这名字,简直是把茶的高贵气质写在了脸上!

8. 苦口师:人生的哲理

“苦口师”这一拟人化的称呼,不仅巧妙地描绘了茶的滋味,更赋予了它一种人生的智慧。茶先苦后甜,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古人真是个个都是哲学家啊!

9. 云华茶:山巅的精灵

生于山巅云雾处的茶,统称为“云华茶”。云雾缭绕,茶香四溢,这名字简直美哭了! 感觉喝的不是茶,是仙境!

10. 群芳最:祁门红茶的骄傲

最祁门红茶,“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这名字,直接把祁门红茶捧上了天! 简直是“茶界天后”啊!

11. 松萝:历史名茶的雅号

历史名茶,绿茶的一种。“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这名字,直接把茶园的美景写进了名字里! 感觉喝的不是茶,是诗情画意!

12. 峨蕊:仙姑化身

一种绿茶,相传是峨眉山“峨蕊崮”的仙姑化身而来。👼 这故事,简直比茶本身还让人心动!

13. 碧霞:灵感的源泉

下次喝茶时,不妨挑个雅称细品:当你说“请碧霞赐我灵感”,杯中茶便不只是饮料,而是跨越千年的文化信使。 这感觉,简直不要太浪漫!

14. 森伯:清爽的提神剂

汤悦写了《森伯颂》来赞美茶,人们喝茶时,会感觉茶气森严地刺激着牙齿,过一会儿又会觉得四肢都有清爽之感,所以用“森伯”来称呼茶,强调茶给人带来的那种清爽、提神。这名字,直接把喝茶的感受写出来了!

15. 雀舌:鲜活的芽头

茶农看芽头叫雀舌,是田间地头的鲜活。这名字,直接把茶叶的形态写进了名字里! 感觉喝的不是茶,是春天的生机!

16. 消毒臣:健康的守护者

称茶为消毒臣,是柴米油盐的智慧。这名字,直接把茶的健康功效写出来了! 简直是“养生神器”啊!

17. 先春:早春的生机

这一词汇,源于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它不仅代表着茶的另一种称呼,还象征着早春的生机与活力。在茶文化的语境中,“先春”不仅指早春时节新长出的嫩芽,更象征着一种幼嫩而充满生命力的美好状态。 这名字,简直是把春天的气息都泡进茶里了!

18. 荈:古老的名字

古代对茶的另一种称呼。👍 感觉喝的不是茶,是历史!

19. 玉川先生:茶的尊贵称号

出自苏易简的《文房四谱》,叶嘉的字是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就是茶。 这名字,简直是把茶的地位捧上了天!

20. 龙芽凤草:珍贵的象征

出自吴潜的《遏金门·和韵赋茶》,形容茶的珍贵。这名字,直接把茶的珍贵写出来了! 简直是“茶中贵族”啊!

总结

古人给茶起的这些雅号,是不是让你觉得喝茶都变得更有仪式感了?下次喝茶时,不妨试试用这些神仙名字称呼它,说不定还能感受到更多乐趣呢!毕竟,能把一片叶子喝成风花雪月的民族,怎会不懂生活的浪漫?🍵

序号 雅称 含义
1 不夜侯 提神醒脑
2 涤烦子 去除烦恼
3 清友 茶如挚友
4 余甘氏 回甘的智慧
5 古雅之词

精彩评论

头像 陈心莹 2025-07-09
“不夜侯”也是茶的雅号,是古人对茶的拟人的戏称。西晋文人张华《博物志》就说:“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意思是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所以称“不夜侯”。涤烦子 茶的别称。因茶有去疲劳、除烦恼之效而得名。唐代施肩吾诗:“茶为涤烦子,就为忘忧君。古人不但爱喝茶还赋予了茶更多的雅称,喝茶时叫品茶、品茗、饮甘露、沏香茗,茶在古时人们不只称为“茶”,有些还叫作“茗”、“荼”,“不夜侯”等。特别是在古诗词里,那些优美的别称,或 ,赋予了茶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饮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
头像 一只鱼的传说 2025-07-09
“先春”这一词汇,源于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它不仅代表着茶的另一种称呼,还象征着早春的生机与活力。在茶文化的语境中,“先春”不仅指早春时节新长出的嫩芽,更象征着一种幼嫩而充满生命力的美好状态。清友 茶,在古人的眼中,如同一位挚友,清新而不凡。
头像 贩梦旅人 2025-07-09
槚(jiǎ),唐·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生于山巅云雾处的茶,统称为“云华茶”。 04 【群芳】 最祁门红茶,“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05 【松萝】 历史名茶,绿茶的一种。“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06 【峨蕊】 一种绿茶,相传是峨眉山“峨蕊崮”的仙姑化身而来。
头像 Mon1st 2025-07-09
荈:古代对茶的另一种称呼。 蔎:出自《尔雅》,意为茶。 槚: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茶的别称。 四字别称玉川先生:出自苏易简的《文房四谱》,叶嘉的字是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就是茶。 龙芽凤草:出自吴潜的《遏金门·和韵赋茶》,形容茶的珍贵。槚,在古代文献中,既可指代楸树,也可指称茶树。据《尔雅》记载,槚实际上就是苦茶。蔎,这一古书上记载的香草,同时也是茶的雅称。据《茶经·七之事》中引用的扬雄《方言》所述,在蜀西南地区,人们将茶称为蔎。茗茗,这一称谓源自云南某地的方言,大约在东汉时期开始被用来指代茶。如今。
头像 钟丽颖 2025-07-09
—茶农看芽头叫雀舌,是田间地头的鲜活;称茶为消毒臣,是柴米油盐的智慧;文人为茶写诗立传,是精神世界的寄托。下次喝茶时,不妨挑个雅称细品:当你说“请碧霞赐我灵感”,杯中茶便不只是饮料,而是跨越千年的文化信使。毕竟,能把一片叶子喝成风花雪月的民族,怎会不懂生活的浪漫。
头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5-07-09
“不夜侯”也是茶的雅号,是古人对茶的拟人的戏称。 西晋文人张华《博物志》就说:“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意思是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所以称“不夜侯”。 余甘氏 余甘氏,是古人对茶的另一种拟人戏称。茶水饮之甘甜可口。
头像 郝利东 2025-07-09
初尝,微微的苦涩充盈口腔,但细品之下,却能感受到那苦涩之后的回甘,仿佛一位人生导师在传授深邃的哲理。因此,“苦口师”这一拟人化的称呼,不仅巧妙地描绘了茶的滋味,更赋予了它一种人生的智慧。3 ▲ 不夜候茶与余甘氏 不夜候茶,因其独特的提神醒脑功效,被誉为熬夜佳品。书中记载“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 意思是汤悦写了《森伯颂》来赞美茶,人们喝茶时,会感觉茶气森严地刺激着牙齿,过一会儿又会觉得四肢都有清爽之感,所以用“森伯”来称呼茶,强调茶给人带来的那种清爽、提神。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chapin/21556575681.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