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条新闻,说有位老茶客在1997年花了几千块买了两饼普洱茶,当时觉得是“智商税”,结果现在这些茶值几十万了。这事儿一出,不少茶友都开始“emo”了——当年自己是不是也错过了暴富的机会?有人后悔得捶胸顿足,有人则庆幸自己没瞎买。其实吧,普洱茶这东西,水挺深的,买得对是“香饽饽”,买得不对就是“碎钞机”。下面咱就唠唠这其中的门道,给还没入坑或者想入坑的朋友提个醒。
普洱茶跟普通茶叶不一样,它有“越陈越香”的特性。简单说,就是茶叶里的物质会随着时间慢慢转化,口感会变好。这就像放久的奶酪,越老越香。这得是工艺到位、储存得当的茶才行,不是所有茶都能这么牛的。
关键点:转化需要时间,不是随便放就行。
这得分情况。如果是当年那些名气响当当的“老字号”茶厂出的茶,比如“八中”这些,现在确实是“硬通货”,价格能上天。但要是当时一些小作坊的杂牌货,那可能现在也就比普通新茶贵一点,谈不上暴富。不是所有1997年的茶都“躺赢”了。
提醒:名气和品质是关键,不是年份越老越值钱。
生普就是自然发酵的,味道比较烈,有点像喝白酒,放久了会变柔和。熟普是人工渥堆发酵的,味道比较温和,像喝熟啤酒,适合新手。生普适合收藏,期待升值;熟普适合日常喝,解解馋。
生普看潜力,熟普重口感。
看外观、闻味道、尝口感。老茶颜色偏深,茶汤颜色也深,闻起来有陈香,没有霉味。喝起来顺滑,不刺激。但的老茶也多,比如染色、做旧,这些就不好辨认了,得靠经验。新手朋友还是别瞎碰老茶了。
忠告:老茶水深,新手。
避光、通风、干燥、无异味。别放冰箱里,也别放阳台晒。用陶罐或者纸箱存,定期检查。记住,不是越湿越好,太湿容易发霉,那还不如扔了。
注意:干存是王道,湿存是雷区。
有,但肯定没以前那么疯狂了。现在好茶价格已经很高了,泡沫也有点大。不过如果你眼光毒辣,能找到那些还没被市场炒起来的优质茶,说不定真能赚一笔。但别指望一夜暴富,这事儿得慢慢来。
实话:理性看待,别被“一夜暴富”冲昏头。
第一,听信“砖家”吹的天花乱坠,买了假茶。第二,盲目追求老茶、名山茶,结果买贵了或者买到了残次品。第三,不懂储存,买回家放坏了。第四,只听故事,不看实物,被忽悠了。
避坑指南:多看少买,不懂就问,实物说话。
如果你是真喜欢喝茶,那喝就完了,别想那么多升值不升值的事儿。茶是用来品的,不是用来炒的。但如果你就想搞钱,那普洱茶可能不是的选择,风险也挺大。
个人看法:喝茶是享受,炒茶是。
1997年买普洱茶值不值?对那些幸运儿来说,值!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就一般般。现在想入坑的朋友,别光盯着升值,先学会品茶、存茶,别踩坑。毕竟,茶这东西,喝得开心最重要,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