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来分期逾期一年时短信催收还只是偶尔扰,没想到两年后电话像催命符天天打,最近还收到通告函,心里咯噔一下,其实身边不少朋友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有的甚至被起诉了,这年头超前消费太普遍逾期难题真不是个例。
你有没有觉得逾期后时间过得特别慢?我去年逾期三个月就被起诉了,当时手心直冒汗,其实想想来分期这类平台逾期率高达15%,比银行高出近三倍,你收到第一条短信时是不是也觉得“应没事”?不过当电话从一天一个变成五六个,你就知道事情不对劲了。
对比下催收手段提升有多快:第一年短信轰炸平均每周3条;第二年电话频率飙升至每天8次,我手机静音模式用了半年,结果还是能听到那掌握的“嘟嘟”声。其实你想想他们打电话时那机械的语气,比直接骂人还让人不适,不过最绝的是凌晨还能接到“温馨提示”。
收到通告函那天我手都在抖。信封是那种厚实的米色纸张,封口处有烫金印章。其实你开启一看内容全是法律根本看不懂。不过最扎眼的是那个红色公章,像烙铁一样烫在手心。我有个同事当时直接撕了,结果被加罚了5000元你说冤不冤。
数据不会说谎:来分期逾期超过90天的账户,有68%会被起诉。我表弟就是典型例子三个月没还清3000块结果收到传票。其实你想想平台算法很精准一旦逾期超过60天,自动触发起诉流程。不过最无奈的是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本身已经被起诉了,直到打电话。
逾期时长 | 催收形式 | 起诉概率 |
1-3个月 | 短信+电话 | 15% |
3-6个月 | 电话+上门 | 68% |
我观察了两年催收手段简直与时俱进。去年还只是打电话今年着手用AI语音外呼,一天能打上百通。其实你想想P2P平台坏账率超过30%他们只能加大催收力度。不过最让人无语的是有些平台会伪造法律文书,我邻居就差点被骗去转账。
最恶心的是催收会沟通你通讯录里的人。我有个朋友接到过七大姑八大姨的电话,当时脸都绿了。其实你想想他们是怎么拿到这些信息的?不过最讽刺的是来分期说保护,实际操作却完全相反。你被起诉后个人信息甚至会上某些“老赖”名单网站。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