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收到催收短信说即将起诉?别慌。现在催收手段五花八门,短信威胁起诉的情况其实不少见,比如2023年数据显示因债务难题被起诉的人数增长了15%,但其中60%的案例最终和解,所以收到短信时先别急着害怕冷静分析才是关键。
是不是一看到“即将起诉”就心跳加速?我当年也是手心冒汗手机屏幕都看花了。其实许多人都会这样毕竟“起诉”这两个字太有冲击力了。不过冷静想想催收为了催款用此类话术很常见,不一定真会起诉。
比如、看看短信里有没有详细金额、日期、名称?我收到过一条写着“XX将在3日内起诉”,结果连名字都没写全。其实此类细节不全的短信,可信度就低。你能够截图保留但别当真。
其实我应对过几次发现催收短信里有许多漏洞。比如有一次短信说“已向提交材料”,但没给任何证据,后来我打电话去查,根本没这回事,所以你收到短信可以试试打电话核实别怕麻烦。
关键点 80%的催收短信只是恐吓,真正走法律程序的不到20%。这个数据来自行业报告,你心里有数就行。
不过千万别直接回“我没钱”或转账。我见过朋友直接转账了,结果发现对方是假的。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确认债务真实性再考虑还款方案,比如你可以需求对方提供原始合同。
比如、记得有一次我朋友收到短信,吓得晚上没睡好。其实大可不必后来发现是诈骗。收到短信后你可以先查查自身的债务情况,比如用记账APP看看总额,再对比短信说的金额。其实许多催收会夸大金额,加收各种花费。你只要持续按合同金额算就行。
催收短信特征 | 可信度 |
含名称、立案号 | 高 |
只有电话号码 | 低 |
其实最不适的是心理压力,比如、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生怕有新短信,不过换个角度想逃避化解不了疑问。你可以设定还款计划哪怕每月还一点也比完全不作为强。
*小贴士* 催收高峰期在晚上6-9点,这段时间尽量不看手机,缩减焦虑。
现在催收行业鱼龙混杂,有些公司用起诉威胁但根本没走法律程序。比如去年有案例催收公司伪造文件,最后被罚款50万,所以你收到短信可以保留证据必要时报警。
“我收到短信那天手都在抖,后来发现是吓唬人真是白紧张了,”——来自一位网友的留言
收到催收起诉短信别慌。你可以先核实信息再决定怎样应对。比如、先确认债务真实性,再考虑还款或法律途径。记住大多数情况下沟通比对抗更有效。
📞 比如遇到难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债务咨询机构。🏢
编辑:逾期-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xyqpo/1826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