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被寄律师函?3个让你不慌张(实测+避坑)
最近真是有点emo我朋友小张的信用卡逾期了然后收到一封律师函差点以为要坐牢了脸都白了。现在这年头谁还没个信用卡逾期的时候?银行催收手段也是越来越花哨什么律师函、传票一套一套的。其实吧,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虚惊一场,但倘使你真的慌了神,那就容易踩坑。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让你心里有数,不再被吓唬。
关于信用卡逾期律师函的5个
- 律师函不等于传票
- 银行自己可以发律师函
- 律师函不一定代表要起诉
- 收到律师函后要冷静应对
- 不要轻信"协商解决"的骗局
1. 律师函不等于传票
很多人一看到"律师函"三个字就慌了,觉得要吃官司了。但实际上,律师函只是催告函,不是法律文书。传票才是正式的法律文件,上面会有的盖章和案号。律师函通常是由银行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出的,目的是施压让你还款,而不是真的要告你。
我朋友小张就因为这个差点吓出病来,天天做噩梦。其实冷静下来想想,银行要是真想告你,直接起诉就好了,何必先发律师函?而且律师函上通常没有明确的还款期限,这本身就是个漏洞。
所以啊,收到律师函先别慌,这玩意儿就像敲山震虎,目的就是让你害怕,然后赶紧还钱。但你要是真没钱,怕也没用啊,对吧?
2. 银行自己可以发律师函
很多人以为律师函一定是有律师签名的,但实际上,有些银行自己就有法务部门,可以直接发律师函不需要委托外部律所。这种情况下函件上可能不会有律师的签名,但法律效力是一样的。
我实测了一下,某大行就经常用自己的法务发函,上面盖着"XX银行法律事务部"的章。这种函件看起来可能没那么"唬人",但威慑力一点不少。有时候反而是这种"内部函件"更真实,因为银行自己发的,不会像律所那样还要收委托费。
所以别光看有没有律师签名,关键看发函主体是谁。假如是银行自己的法务部门,那可能比律所发的更靠谱。
3. 律师函不一定代表要起诉
这个可能让你大跌眼镜:大部分律师函根本不会导致起诉。银行发律师函的目的主要是两种:一是施压让你还款,二是收集证据为可能的起诉做准备。
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90%以上的律师函只是催收手段,银行真正起诉的不到10%。而且就算起诉通常也是小额诉讼,流程简单,判决也快。
所以收到律师函后不要过度焦虑,这玩意儿就像商场里的促销,目的就是让你"心动"。你要是没钱,就算收到一万封律师函也没用;你要是有还款意愿,主动联系银行沟通,比看律师函强多了。
4. 收到律师函后要冷静应对
这点太重要了!很多人一收到律师函就方寸大乱,要么吓傻了不知道怎么办要么火气上头直接撕掉。这两种反应都是错的。
正确的做法是:先冷静,然后做这几件事:第一,仔细看律师函内容,确认逾期金额和欠款信息;第二,核对自己的还款记录,看看有没有错误;第三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制定还款计划。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收到律师函后直接给银行打电话,结果发额算错了,少还了几百块。要是不冷静,可能就真的还多了。所以啊,遇到这种事先深呼吸,然后理性分析这才是王道。
错误做法 | 正确做法 |
---|---|
撕掉律师函 | 保留原件和复印件 |
完全不理会 | 主动联系银行 |
盲目还款 | 核对欠款金额 |
5. 不要轻信"协商解决"的骗局
这个是血泪教训!有些人收到律师函后,会接到自称"律师"或"调解员"的电话,说可以帮忙"协商解决",但要先交几千块"手续费"。
我认识一个人就信了这个,结果钱交了,对方人间蒸发,银行催收反而更猛了。这种骗局太常见了,银行或律所发函,然后骗子接单,一套流程。
记住:正规渠道永远是的。直接联系银行客服,或者找银行的协商部门不要相信任何收费的"中介"。假如真的需要法律帮助,找正规律师,而不是那些主动打电话给你的"热心人"。
避坑小贴士
- 要求对方提供律师执业证号
- 不要在电话里透露银行卡密码
- 所有协议都要书面形式
- 正规律师收费都会明码标价
总结
信用卡逾期收到律师函,真的不用太慌。记住这几点:
- 律师函只是催收手段不是起诉
- 先核对欠款信息,确认金额
- 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
- 主动联系银行沟通
- 警惕任何收费的"协商服务"
最后想说,信用很重要但也不是天大的事。现在逾期了,就积极面对总有解决的办法。不要被那些吓人的律师函搞到夜不能寐那才是最不值得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假使你也有类似经历,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渡过难关!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韩驰-资深顾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