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很久没抵扣到底会有什么结果?今天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带你搞清楚逾期未抵扣的法律责任,教你怎样避坑省钱。
许多企业朋友以为没按时抵扣就没事。其实不然,逾期未抵扣税务风险可不小。
而且倘若是虚开的,即使没抵扣也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很多人觉得只要没抵扣,就没事。其实不是。
依照《刑法》第205条虚开专用,无论是不是抵扣都属于犯罪行为。
哪怕只是采购了虚开,没有用来抵税也有可能被追究责任。
不要心存侥幸。一旦被查出虚开不管有没有抵扣都有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判刑。
依据《税收征收管控法》第六十条,未按条例采用税务机关能够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更重的处罚。
《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也确定条例,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罚5万以下;超过1万元的,最高可罚50万元。
这些处罚可不是开玩笑的。
过了抵扣期限怎么办?不能直接作废但能够通过红字来冲销。
详细操作步骤如下:
若是已经丢失或难以获取,应尽快向税务机关解释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滞留票是指长期未认证的进项。这类简单导致税务机关留意。
比如连续3个月未应对的滞留票,可能被需求说明业务真实性,甚至被现场核查。
滞留票不仅影响财务报表,还可能致使税负上升。
定期检查状态及时认证,是每个企业务必做的功课。
有些企业是因为主观故意,比如隐瞒收入、偷逃税款,故意不认证。
而有些是客观原因比如丢失、销售方未及时、小规模纳税人收到专票难以认证等。
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务必及时应对,否则风险很大。
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追溯期不超过5年。
但对偷税、骗税、抗税及欠税,追征期能够延长。
不要以为时间久了就没事,税务机关随时可能找上门。
这里有几个实用提议:
这些措施虽然简单但能有效减低税务风险。
管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无论是虚开还是逾期未抵扣,都是高风险行为。
企业要依法纳税、合规经营,才能走得更远。
假如你还在为难题发愁,不妨从现在着手强化内部管理,增强风险意识。
毕竟省钱不如省事,安全才是硬道理。
期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收藏、转发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