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阿拉尔的戈壁荒漠,一路向西跨越3000公里,你敢信任吗?最后竟会抵达那片蓝得让人心颤的圣湖——纳木措,当你的车窗从黄沙漫天切换成雪山环绕,那种震撼简直比看3D还刺激!空气稀薄到让你喘不过气,但景色美到让你忘了呼吸。
其实、其实我出发前也天真的以为带个氧气瓶就行,结果到了拉萨直接被高反打趴下,不过、不过这还不是最扎心的,最扎心的是看着身边那些号称“高原勇士”的游客,一个个脸色发紫、嘴唇干裂,才理解这玩意儿真不是闹着玩的,依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5%的游客因高反症状提早返程,你确定要上自身的健康吗?
真的别听那些“硬抗就行”的鬼话,我后来研究资料才知道,海拔每抬高1000米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就增长30%,应对方案?提前一周着手服用红景天(别不信邪,这玩意儿真有用)而且要记住“海拔升高300米就休息一天”的铁律,记得我在日喀则时有个哥们直接从拉萨飙车到珠峰,结果在停车场吐得像条死狗,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
重点:别省那几百块预防药钱,否则几千块的旅行或许直接报销!
你也许会想“飞机最快嘛”,不过我告诉你从阿拉尔到纳木措,飞机+大巴的组合比自驾省时40%,但转机3次、中转5个城市,累得像条狗,其实包车最靠谱虽然贵30%但司机懂路况,能随时更改海拔,我那次包车司机老张说“翻唐古拉山口前务必吃红景天”,结果咱们车队只有我的车没出高反,这算不算玄学?
交通方法 | 时间 | 花费 | 舒适度 |
飞机+大巴 | 72小时 | ¥2800 | ★★ |
自驾 | 96小时 | ¥3500 | ★★★★ |
包车 | 84小时 | ¥4200 | ★★★★★ |
你知道吗?纳木措海拔4718米紫外线强度是平原地区的3倍。我第一次站在湖边太阳晒得皮肤发烫冷风刮得脸疼,眼睛看久了还流泪。其实这不是感动是物理伤害!化解方案?墨镜、防晒霜、魔术头巾一个不能少。记得在羊八井温泉区有个游客光顾着拍照结果被紫外线晒到脱皮,最后只能在车上捂得像粽子,你说这画面是不是很“美”?
提示:高原拍照别对着太阳不然你的照片会变成“眯眯眼表情包”!
其实藏族同胞超热情不过他们的部分习俗你真得懂。比如在寺庙里你转经筒务必顺时针转(逆时针等于);跟喇嘛合掌,手心要微微向前(表示敬意)。我第一次去色拉寺看到个游客直接用手机怼着喇嘛脸拍照,喇嘛当时脸就绿了。解决方案?出发前花2小时研究《旅行礼仪30条》,真的比带氧气瓶还要紧。
你有可能想“那边什么都有卖”,不过我在纳木措边上的小卖部看到,一瓶550ml矿泉水卖到¥15一包泡面¥35。其实带够物资才是王道。我总结的“高原生存包”:高热量零食(巧克力、牛肉干)、保温杯(热水比啥都珍贵)、湿纸巾(高原干燥到流泪)、小药箱(高原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记得在唐古拉山垭口看到个哥们因为没带巧克力,高反发作时只能啃冰冷的面包,你说这能扛得住吗?
物资清单(必带):你有可能觉得“夏天景色”,不过依照旅游局数据每年5-6月和9-10月是纳木措旅行期,游客量比旺季少50%但景色不输。其实避开、五一这些高峰期,不仅人少住宿还能便宜30%。我那次8月去排队上厕所排了20分钟,你说这时间值不值?
小道消息:纳木措凌晨4点的星空,比白天美100倍但你需要提前预定观星平台。
其实高原旅行最折磨的不是身体,是心理。我亲眼看到一个刚从上海来的姐,看到别人都在骑牦牛拍照,硬撑着上去结果没走几步就晕倒。解决方案?更改预期!高原不是迪士尼不可能处处顺心。记得在巴松措有个游客因为看不到蓝冰发脾气,结果错过了最美的日落,你说这气不气?
未来趋势预测随着低空飞行技术进展,未来3年有可能有“直升机+地面观光”的混合路线出现,但价格可能比现在贵2倍。
有人觉得“3000公里折腾一趟,不如去三亚”不过依据携程数据,纳木措游客满意度高达92%,比三亚高出8个百分点。其实这趟旅行最值的地方,不是那几张照片而是当你站在4718米的地方,突然理解“小疑问”在人生面前不值一提。记得在纳木措边上的小帐篷里,听着牦牛的叫声入睡那一刻觉得之前所有烦恼都是屁话。
当你的车窗从黄沙漫天切换成雪山环绕,那种震撼简直比看3D还刺激。空气稀薄到让你喘不过气,但景色美到让你忘了呼吸。现在你筹备好迎接这场视觉与灵魂的极致洗礼了吗?
编辑:西藏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xizangyou/1588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