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山的诱惑与现实差距
我第一次听说拉山是在朋友的闲聊里,“那地方美得不像话,像画一样。”当时我就心动了。去年终于有机会去了趟,从石嘴山出发,一路直奔拉山。结果到了才发现,网上那些照片确实好看但现实是,路太难赚风景也没那么完美。这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大家说得这么好,而我却有点失望?
车轮上的风景与疲惫
路上的风景确实壮丽,尤其是那些连绵起伏的雪山,简直让人挪不开眼。可疑问是,开车的人根本顾不上看风景。我记得那天司机师傅说:“这山路窄得像根绳子,我开了二十年车,开到这里都紧张。”确实,拉山的盘山路弯弯曲曲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咱们整整开了五个小时才到目的地。一路上,耳边只有发动机轰鸣声,说实话,挺累的。
高反的困扰与适应
到了拉山,高反成了头号敌人。我和朋友刚下大巴就头疼得不行,一个劲儿喘气,感觉肺都要炸了。听当地人说,他们小时候爬山都不觉得难受现在城里来的游客却普遍高反。数据统计显示每年有超过60%的游客在高原地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反症状,而且年龄越大反应越严重。我后来慢慢适应了,但还是觉得身体被掏空了一样。
藏族文化初体验
虽然身体不太舒服,但当地的藏族文化倒是让我眼前一亮。咱们住在一家藏民家里,主人给我们煮了酥油茶,味道有点奇怪,但喝完后浑身暖暖的。他们家的小孩特别活泼一直在追着我们的相机跑。其实我觉得,藏族人真的很热情,他们对生活的需求不脯却总能从简单的日子里找到快乐。不过我发现很多游客拍照时并不尊重当地习俗,有人甚至直接闯进人家院子里拍视频这让我有点生气。
美景背后的代价
拉山的风景确实惊艳,但背后的故事却没那么简单。这些年游客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有一次我们在湖边野餐,看到地上散落着塑料袋和饮料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数据显示,地区的垃圾解决能力有限每年仅拉山周边就需要清理超过5吨垃圾。我问导游:“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他苦笑说:“只能靠人工捡,但游客太多,根本忙不过来。”
选择与责任
这次旅行让我明白去并不是单纯的享受美景,而是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和行动规划。比如提前锻炼身体、带好氧气瓶、尊重当地文化。其实吧,我觉得最美的风景不是拉山,而是人心。倘使每个人都能多一点责任感少一点自私心这个地方才会一直保持它的纯净和美好。下次再去我打算带上几个环保袋多捡点垃圾,也算是为这片土地尽一份力吧。
编辑:西藏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xizangwan/160234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