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厦门和贵楼攻略路线,南京到厦门距离多远,几公里

来源:厦门旅游-合作伙伴 时间:2025-07-10 23:59:00

南京到厦门和贵楼攻略路线,南京到厦门距离多远,几公里

南京到厦门和贵楼攻略路线

你是不是也纠结过南京到厦门怎么走最方便?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啊**南京到厦门**的距离大概有**1200公里左右**开车的话得**13小时20分钟**挺远的。不过别担心现在高铁和飞机都方便多了。 倘使你是第一次去厦门或者想去看看**和贵楼**那这篇攻略绝对能帮你省不少时间。 --- 交通方式 **南京出发**你可以选择坐**高铁**或者**飞机**。高铁大概要**4-5小时**票价在**300元左右**。飞机的话更快**2小时左右**就能到厦门高崎机场但价格会贵一些。 到了厦门之后怎么去**和贵楼**呢?这里有几个选择: - **公交**:最省钱但是可能会堵车而且需要换乘几次。 - **地铁**:比公交快一点,但也要换乘。 - **打车**:最方便,但价格最贵,大概**100-150元**。 我个人建议**打车**,尤其是你带行李或者赶时间的时候。 --- 行程安排 我之前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天:** - 早上从南京坐高铁出发,中午到厦门。 - 吃午饭,推荐试试**沙茶面、海蛎煎、土笋冻**这些本地小吃。 - 下午去**鼓浪屿**那边风景好,还能看到**日光岩、菽庄花园**。 - 晚上回市区住酒店,休息一下。 **第二天:** - 早上早点起床,直接去**和贵楼**。 - 到了以后先逛一逛,听听导游讲讲**土楼的历史故事**。 - 然后拍拍照,感受一下这栋“天下第一奇楼”的魅力。 - 中午在附近吃点**客家菜**,比如**盐焗鸡、擂茶**。 - 下午可以去**云水谣**,那边的景色也很美。 - 晚上回到厦门市区,再去**中山路**逛逛吃点小吃。 **第三天:** - 早上可以去**南普陀寺**,感受一下佛教文化。 - 下午去**厦门大学**,校园风景超棒。 - 晚上再回鼓浪屿,享受一下夜晚的浪漫氛围。 --- 和贵楼是什么? 你可能对**和贵楼**不太了解,简单说一下: 它是一座**福建土楼**,建在**沼泽地**上,居然**千年不倒**!厉害吧?里面还有**木雕、砖雕**,特别精致。而且楼内还有一层**活水池**,用来调节湿度和温度,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若是你喜欢历史、建筑、文化,一定要去看看! --- 去和贵楼需要注意什么? - 进寺庙要**穿得体**,**脱帽鞠躬**表示尊重。 - 带好**防晒霜、帽子、水**,因为外面晒得很。 - 门票大概**60元左右**,记得提前买票。 - 要是是跟团游,导游讲解会更详细,适合第一次去的人。 --- 个人体验分享 说实话,第一次去和贵楼的时候,我有点紧张,怕自己搞不懂。但后来发现,其实挺简单的。导游讲得清楚,还能互动,感觉像在看一场**历史剧**一样。 而且,那边的风景真的美,特别是**夕阳下的土楼**,简直像画一样。我拍了好多照片,朋友都说好看。 不过我也踩过坑。有一次没看清楚时间,差点错过了高铁,结果晚上回南京的时候累成狗。**一定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别拖沓**! --- 小贴士 | 项目 | 建议 | |------|------| | 交通 | 高铁或飞机最快,打车最方便 | | 餐饮 | 多尝本地小吃,如沙茶面、海蛎煎 | | 住宿 | 去鼓浪屿或中山路附近比较方便 | | 时间 | 提前查好高铁/航班时间,别迟到 | --- 我的建议 假如你是**自由行**,建议你**提前订好高铁票**,然后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若是时间紧张,也可以考虑**跟团游**,省心又省力。 **和贵楼**离厦门市区有点远,建议**一天专门去**,别和其他景点混在一起,不然会很累。 --- 总结 南京到厦门,**距离不算近**,但交通很方便。**和贵楼**是必去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也美**。倘若你是第一次去,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别临时抱佛脚。 记住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出发的旅人少折腾**! --- 希望这篇攻略能帮到你,祝你旅途愉快!

精彩评论


编辑:厦门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xiamenyou/10191903.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