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翡翠品质,绿色等级?
前两天跟朋友去玉器市场,他看中了一块“帝王绿”翡翠,卖家天花乱坠地说价值百万,结果鉴定出来报告说是“优化处理”的B货,气得朋友直跺脚,当场笑出了声😂。现在翡翠市场水太深,普通人真的太难了!今天就来聊聊怎么分辨翡翠品质和绿色等级,避免大家再踩坑。
咱们先说几个大家最关心的知识点:
- 翡翠绿色等级怎么分?
- 怎么看翡翠的种水?
- 什么是A货、B货、C货?
- 翡翠颜色越绿越好吗?
- 如何看翡翠的透明度?
- 翡翠有证书就一定靠谱吗?
- 小预算怎么选翡翠?
1. 翡翠绿色等级怎么分?
绿色等级到底怎么划分啊?
翡翠绿色等级主要看色调、饱和度、分布均匀度。最顶级的“帝王绿”像祖母绿一样浓郁纯正,价值最高;其次是“秧苗绿”,像春天秧苗那种嫩绿;还有“豆绿”像豆子颜色,分布不均;最差的是“灰绿”“黑绿”,杂质多。
记住口诀:浓、阳、正、匀——颜色够浓不淡、色调明亮不暗、颜色纯正不偏、分布均匀不花。但别迷信越绿越好,有些“辣色”看着绿但杂质多,反而价值低。
我个人觉得,颜色是主观的,你看着舒服就好,别被“帝王绿”洗脑,很多浅绿但质地好的翡翠也很美!
2. 怎么看翡翠的种水?
什么“种水”这么玄学?
“种”指翡翠的结构细腻度,“水”指透明度。简单说:种好就像鸡蛋清一样细腻,水好就像装满水的玻璃杯一样透亮。
常见有“玻璃种”“冰种”“糯种”等。玻璃种最顶级,像玻璃一样通透;冰种次之,像冰块;糯种像糯米汤,半透明;豆种最差,不透明像豆子。
我的经验是,对着光看翡翠内部是否有“苍蝇翅”(反光小面),越多越差;好种水的翡翠能看到内部纹理,像流动的水一样。别被卖家用强光手电晃晕,普通光线下看最真实!
A货、B货、C货到底啥意思?
A货:天然翡翠,没经过化学处理,最值钱!
B货:经过强酸浸泡、注胶处理,结构被破坏,时间长了会变黄变脆。
C货:染色翡翠,绿色是后期染上去的,价值极低。
还有BC货是又酸洗又染色。记住:A货才是真翡翠!鉴定证书上会明确标明是“A货”还是“处理翡翠”。
有一次我朋友买了个“满绿”手镯,结果证书写着“注胶处理”,当场血压飙升😡。所以看证书时,一定要找权威机构(如NGTC)的,别看小作坊自己开的。
4. 翡翠颜色越绿越好吗?
是不是绿得发紫的最好?
大错特错!颜色质量比颜色深浅更重要。
颜色类型 | 特点 | 价值 |
---|---|---|
帝王绿 | 浓郁纯正,像祖母绿 | 最高 |
秧苗绿 | 清新嫩绿,带黄色调 | 较高 |
豆绿 | 绿色分布像豆子 | 中等 |
黑绿/灰绿 | 偏灰偏黑,杂质多 | 最低 |
重点看:色调是否纯正(不能偏蓝偏黄)、饱和度是否够(不能发灰)、分布是否均匀(不能一块一块的)。有些“辣色”看着绿但质地差,反而不如质地好但颜色浅的。
我个人更偏爱“秧苗绿”,像春天一样有活力,比死气沉沉的帝王绿好看多了!
5. 如何看翡翠的透明度?
透明的好还是不透明的好?
透明度也叫“水头”,是翡翠价值关键因素。好透明度像装满水的玻璃杯,能看清底部物体。
- 玻璃种:完全透明,像玻璃
- 冰种:近乎透明,像冰块
- 糯种:半透明,像糯米汤
- 豆种:不透明,像绿豆
看透明度的小技巧:在自然光下,看翡翠内部能否看清棉絮状物(正常现象)或杂质。透明度高但杂质少的最好。
但注意:透明度不是唯一标准!有些不透明但颜色好、种好的翡翠也很贵。就像美女不是只有大眼睛才好看,整体协调才重要嘛!
6. 翡翠有证书就一定靠谱吗?
证书能信吗?
证书能信,但要看是哪个机构的!
- 权威机构:NGTC(国检)、GIC等,全国认可
- 小机构:可能只写“翡翠”,不注明“A货”或“处理”
- 商家自制:基本没用,自己给自己盖章
看证书要点:检测编号、检测机构全称、是否注明“A货”、是否有钢印。最好当场开证书,别等回家发现不对。
我上次买手镯,卖家说“有证书”,结果是一张A4纸打印的,当场翻脸不买了!证书这东西,能保命,但不是万能药。
7. 小预算怎么选翡翠?
几百块能买到真翡翠吗?
能!但别想买顶级货,要调整期望值。
小预算建议:先学习,多看少买,买小不买大,重质地不重颜色。有些糯种无色翡翠,质地细腻,比豆种满绿好看多了!
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被“帝王绿”“百万价”忽悠,普通翡翠也有自己的美,就像我们普通人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嘛!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李静-用户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