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刷短视频,看到好几个博主在说“翡翠姐堆料”的事儿,看得我直冒汗😅。以前总以为买翡翠就是看颜色、看水头,结果现在发现里面门道太多了!什么“堆料”、“注胶”、“B货”,听得我一头雾水,感觉自己以前买的可能都被坑了。今天必须搞清楚这些坑,不然以后买翡翠还不得被卖翡翠的当傻子看?
“堆料”说白了就是用各种方法让翡翠看起来更好看,实际上可能没啥价值。比如把边角料粘在一起,或者用化学方法填充裂缝,让不完美的石头看起来完美无瑕。
这招太阴了!就像你买水果,卖家把坏的地方用胶水粘起来,外面涂一层好看的颜色,结果回家一洗就露馅了。翡翠也是一样,这种“堆料”出来的东西,时间长了可能还会开裂或者变色,根本不值钱。
我有个朋友就买过这种,刚开始挺好看,戴了半年就变黄了,气得她直骂娘😤。所以买翡翠一定要看细节,特别是边边角角的地方,有没有粘合的痕迹。
注胶就是往翡翠的裂缝里灌胶水,让石头看起来更“完整”。染色呢,就是给翡翠上色,让它看起来颜色更好看。
这两种都是常见的“美化”手段,但危害不一样。注胶的翡翠戴久了可能会过敏,而且胶水老化后石头会变脆。染色的翡翠颜色会慢慢褪掉,最后变成“老古董”色,难看得很。
怎么辨别?注胶的翡翠在强光下看,能看到内部有网状的胶水痕迹。染色的翡翠颜色分布不自然,比如绿色只在表面,内部是白的。还有个简单方法:用棉签蘸点酒精擦,如果掉色就是染色的。
⚠️ 注意:有些卖家会说是“优化处理”,其实就是注胶染色,别被忽悠了!
“种”就是翡翠的质地,行话叫“种水”。简单说就是翡翠的细腻程度和透明度。
常见的有“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等等。玻璃种最贵,像玻璃一样透;豆种最便宜,像豆子一样不透。
种类 | 特点 | 价格 |
---|---|---|
玻璃种 | 完全透明,像玻璃 | 最贵! |
冰种 | 像冰一样半透明 | 贵 |
糯种 | 像糯米汤,有点浑浊 | 中等 |
豆种 | 不透明,像豆子 | 最便宜 |
记住:种好的翡翠摸起来凉凉的,有“冰感”,而且内部结构细腻。种差的翡翠摸起来温温的,内部能看见颗粒感。
这个必须重点说!
记住:只有A货才是真翡翠!B货和C货都是处理过的,价值大打折扣。有些奸商会说“B+C”是“优化”,其实就是忽悠你。
💡 小技巧:A货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会变红,C货会变红。但这个需要专业工具,普通买家很难操作。
所以买翡翠时,一定要问清楚是不是A货,并要求出具权威证书。没有证书的,一律不买!
便宜没好货,这话在翡翠界特别灵验。
便宜翡翠要么是“种”太差(比如豆种),要么是处理过的(B货或C货),要么就是“堆料”出来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危地马拉翡翠”,这种石头密度低,容易碎,颜色也不自然,价格低但没啥价值。
我见过有人花几百块买了个“满绿翡翠”,结果戴几天就碎了,真是哭笑不得😭。所以买翡翠别贪便宜,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在翡翠上特别适用。
也有例外,比如有些小件、有瑕疵但颜色好的翡翠,价格可能不高,但这样的需要专业知识,新手慎入。
天然翡翠和优化翡翠(比如加热、染色、注胶)有几个关键区别:
这些特征需要经验才能看出来。对于新手,最靠谱的方法还是看证书。正规证书会注明是天然翡翠还是处理翡翠。
天然翡翠密度大,拿在手里有“压手感”,优化的一般较轻。这个方法简单实用,新手也能试一试。
为了避免被坑,买翡翠前一定要问清楚这几个问题:
如果卖家含糊其辞,或者不愿意回答,那多半有问题。记住:专业卖家不会反感你问这些,反而会很乐意解释。
买前最好多看看、多比较,不要冲动消费。翡翠这东西,多看少买,多问少信,准没错!
分享一句行话:不贪便宜,不买贵的,只买对的。翡翠这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骗了!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