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厚的玉吊坠:一场视觉与价值的较量
玉吊坠这东西说起来挺有意思。有人觉得它美得像艺术品也有人觉得它重得像块石头。我呢,就买过这么一个“大家伙”,直径快有两指宽,厚度也让人捏不住,总觉得像拿着个迷你版的小石磨。它的颜色很正,但价格嘛……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嘀咕两句。
买之前:被“震撼”到怀疑人生
那天逛珠宝店,老板拿出来的时候,我就感觉那吊坠像是从里跑出来的道具。他滔滔不绝地说:“这是上好的和田玉,料子特别纯!”还给我比了个放大镜,让我看看纹理有多细腻。我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这玩意儿确实够大够厚,戴出去肯定特有面子。结果一看标价直接懵了——好家伙,居然比我的工资还高!心里暗骂一句:“这也太贵了吧?”可转念一想,人家说“玉是越戴越润”,说不定真能升值呢?
戴在身上:体验感两极分化
其实吧,戴上后才发现这玩意儿有多“闹心”。首先是重量,脖子压得酸痛,走几步路就像扛了一块砖头。还有啊,夏天戴着简直受罪汗流浃背的,稍微动一下就黏乎乎的。朋友看了直摇头:“你这是把银行戴脖子上了吧?”我也只能苦笑。不过话说回来,它确实挺好看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摸上去滑溜溜的,手感还不错。只是这类“美丽”有点太“用力”了。
价值评估:真的值这个价吗?
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类大小的和田玉吊坠在市场上还挺常见的,价格区间跨度很大。有的才几千块,有的却能卖到几十万。我那个吊坠,据卖家说“保真”,但网上有人说此类“巨无霸”玉吊坠水分太大很多都是染色或拼接的。我心想:“这也太坑人了吧!”而且市面上普通大小的玉吊坠已经够贵了,这么大的反而显得性价比不高。其实我觉得,与其花这么多钱买个“大块头”,不如挑个小巧精致的,既好看又实用。
现状痛点:消费者怎么选?
说实话现在买玉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懂行的少之又少。很多人跟风买,结果买到假货还不知道。我有个同事,去年花了两万多买了个玉镯子,后来发现是玻璃做的,气得直跺脚。还有一次我在商场看到一对母女,妈妈劝女儿别买那么贵的吊坠,女儿嘟囔着说:“别人家孩子都有我要不存在多丢脸。”此类攀比心理真的很普遍。其实买玉最必不可少的是本身喜欢,而不是盲目追求“大”和“贵”。
争议焦点:玉石真的会升值吗?
关于玉石能不能升值的疑惑,我身边一直争论不断。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值钱?”但也有人嗤之以鼻:“现在的市场水太深了,根本别指望升值。”我觉得吧,玉石的价值确实跟材质、工艺有关,但更多时候还是看市场行情。就像股票一样,涨跌谁也说不准。我那个吊坠到现在也没卖出去倒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真没人愿意出那个价。
理性消费才是王道
玉吊坠这东西,要么买个自身喜欢的,要么干脆不买。毕竟它不是必需品,更不是投资工具。就像我那次买吊坠的经历虽然挺后悔的,但也算长了点见识。下次再遇到这类“大块头”的诱惑我会先问问本人:“它真的适合我吗?”而不是被商家的花言巧语迷住了眼睛。毕竟,花钱买开心才是最要紧的,对不对?

责任编辑:段绍强-珠宝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